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泄漏恐造二次金融海啸

(2011-03-18 14:25:57)
标签:

股票

核泄漏恐造二次金融海啸

 

日本地震来临之际,写过一篇《强震对经济影响初探》,其中提到尽管日本政府货币政策会持续宽松,但是仍会造成流动性短缺。这种流动性短缺已经反映在大宗商品市场中,许多前期被炒高的品种开始出现筑顶下跌的趋势。随着核泄漏事件的扩散和升级,这次天灾的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们也应当以更新的视角来评估未来的变化。

 

地震、海啸造成的只是特定区域的损失,进行灾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刺激需求。尽管日本政府债务缠身,已经难以做出像中国一样的铺张投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几年时间内可以基本复原。与地震、海啸相关的大企业,在经历阵痛后,多数会走上正规。二战失败的一片废墟中,日本仍然能够实现腾飞,这完全是相对成熟的工业体系及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当然美国近乎“无私”援助也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核泄漏事件的影响,这会是正常的运行轨迹。

 

不过在核泄漏的影响下,事件发展走上了另外的道路。有人会说当年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爆炸造成那么大伤害,也没有影响到日本最后的复苏,更没有影响到一衣带水的邻邦。这次小小的核电站事故就会有那么大的威胁吗?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威力虽大,但是放射性物质却远小于福岛核电站。尽管前者将两座城市夷为平地,如果后者不受控制的话,影响将更为深远,甚至会长达数十年。想想当年北京SARS时的景象,那只持续了半年左右,而日本核泄漏很可能会造成更长时间的影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日本小小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难以找到幸免的地方,更何况几乎遍地核电站。尽管几大国没有明确表态国民撤离日本,但是实际行动正在进行着。美国航空母舰落荒而逃的举动,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灾难的严重性有可能超出官方披露的信息。此外,中国国防部罕见地提出进行援助,也说明了事态的严重性。国内仍处于外松内紧的状态,相信有关事项已经列入重要日程。从事态的发展来看,不排除日本本岛在一段时期内变成孤岛的可能。与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次损失不仅有物质上的,而且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中的信用,进而在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动荡。举例说,东京电力的股票连续下跌(今天出现了报复性反弹),或者基于房地产的债券突然变得失去流动性,都会导致大量投资在瞬间出现贬值。各大金融机构有相当多的结构性组合,这些损失会在其他市场中予以反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信用急剧紧缩的状况下,许多财产失去了流动性,加之有些大宗商品正处于历史高位,这种下挫的动力是难以抵挡的。面对这种情况,各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回流。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及房地产的调整,正是外部资金回流的结果,而同样的事情极可能重演。

 

需要特别提示各位投资者的是,千万不要为少数人的蛊惑而丧失理智,这些人发表的意见完全是建立在自身利益基础之上,根本忽视或者有意忽视市场出现的变化,有些人甚至已经变成境外资本的走狗。这次日本社会因核泄漏引发的动荡极可能演变为又一场金融海啸,千万不要在灾难来临时还想着如何发财,最终会被贪欲吞噬。不要幻想可以发国难财,不论这是本国国难,还是他国国难。

 

对于日本局势未来的发展,大家还需要谨慎观察。鉴于从官方渠道难以得到最准确的消息(日本政府也会考虑到社会稳定的因素),建议关注几大国的动态,尤其是美欧的动态。在日外国人士持续撤离,尤其是官方机构撤离,或将意味着事件的向坏的方面发展。

 

程程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八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8259052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