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亢奋的市场
(2009-02-04 14:59:56)
标签:
股票 |
极度亢奋的市场
网上随便浏览了一下,几乎看不到什么看空的声音,而且是无一机构短线看空。即便以往呼吁风险的,也改成了谨慎做多。候宁开了收费博客,已经很少见到空军司令的文章,只有少数类似我这样的唱衰者,还在负隅顽抗,嗡嗡地发出令多数人讨厌的声音。这就是市场,总是有人看好,有人看衰,所以才形成了交易对手。即便是对同样的企业、同样的经营背景,A股市场起码就与香港市场有差距。凤凰卫视的股市栏目就可看出,国内分析师信心满满,反而估值低得多的香港市场的分析师看不出乐观。这就是资金实力与政府力量的差别,由此我们更能体会为什么温总外出时仍关心股市。不过这种对抗市场本身的力量可以持续多久,还需要耐心观察和等待。顺便说一下,自1664反弹至今,小赌怡情的操作使得自己把握了918之后的两波反弹,但是自12月至今两个月却与这轮行情失之交臂。没看懂就不操作,这是本人的风格,改了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失败的概率就会大增。其实许多人就是经受不住股指的变化,从而改变了策略、改变了趋势判断,从而放弃了正确的投资路径。基本面的投资风格自然要沿着基本面的思路走下去,通过实践不断进行完善,而这种投资道路无疑是孤独而充满挑战的。挑战更多地来自于心理层面,面对充满利益诱惑的市场,股指在动?心在动?
这里想简单地谈些未来市场资金问题。12月和1月由于降低以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而连续增加的市场流动性,对于推动股市上扬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目前市场做多的依据之一。信贷投放量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解禁股的抛售压力,这也促进了股指可以逐步走强。但是资金面存在的问题仍不能忽视,很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产生微妙变化。首先是境外资金流出的趋势没有改变:由于人民币升值趋势平缓,部分套利资金开始选择撤出;产能过剩短期无法改变,也使得原先的投资开始回流。这部分资金的撤离将导致相当部分的流动性被消灭。其二需要警惕的是,刺激经济方案涉及的巨额资金来源。即便按照保守的估计,国债发行规模也高达1.4万亿左右。没有新股发行、没有国债发行、外资流出速度低于市场流动性增加,这就是当前市场资金充裕的原因,而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国债和新股是一定要发行的,否则就不存在四万亿的计划了。那些没有实体投资愿望而在股市捞一把的资金,这下子就有机会支援国家建设了。有人说看不到任何看空的理由,我这里反而难以找到做多的依据。至于说我是为了空而找空的理由却是抬举了,经济面中空的理由很多还需要找吗?
虽然似乎市场已经形成了共识,要抓紧时间做一把,但是做到哪里、什么时候完结,就只发动行情的资金来决定。国家统计局昨天在没有做任何解释情况下,取消了原有的四项经济数据报告的公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国房景气指数月度报告、消费者信心指数季度报告、经济景气指数季度报告)。在经济调整的年份,这种举措非常敏感和耐人寻味,本来有限的经济数据其中某些再不公开,显然不利于人们对经济判断。为什么会如此,作为怀疑主义者,自然会联想到有些数据可能很糟糕,公布出来会影响信心!!赢富数据没有了,经济数据缩水了,难道就让普通老百姓抹黑进行投资,或者干脆听信媒体或者喉舌去操作,无知培养出的乐观并不是信心,由此不免对于后市行情的发展再多了一份担心。
今天市场突破了2100点,超出了我年前预计的股指运行高点,看来这预测之事确实不是谁都能做的。像我这样薄脸皮的人,此时面上有点烧烧的感觉。对于一直信任我的朋友们,这里也表示些歉意,没有能够帮助大家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反弹中获取利益、弥补亏损。人总有判断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正确的判断带来的是盈利,错误的判断失去的是盈利机会,达到这样的操作境界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只能这样自我解嘲和安慰了,你们说呢?虽然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过刚刚愈合的伤疤依在,可不愿意再添新伤。一直以来都反复强调,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股市全流通将根本改变中国股市的理念,尽管有时候并不明显,但是趋势是难以抗拒的。当前国内市场从内部环境上,很是希望通过立竿见影刺激股市激发人们的信心,哪怕采取了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措施。可惜,经济生活不是搞运动,是讲求成本和效益的,究竟结果如何,还是没有很好的信心。或许坏消息可以掩盖一时,但是总归难以消除,该来的还会来。
现在市场还处在极度亢奋之中,权重股的集体跳舞,市场冲破了前期重要阻力区域,前途似乎一片光明,必须向这些勇于进取的资金表示深深的敬意。空翻多或许是我们这样自以为是之辈唯一的出路。也许是愚钝,真的看不出当前的市场有什么价值,无非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结束的时刻。一片欢呼雀跃之中,风险不请自来。股指一拉,似乎危机就没有了,似乎V型反转就到来了,甚至我们连衰退是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品味。真是这样,天大的幸事!
程程
二〇〇九年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