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前兑现年夜饭红包

(2009-01-16 14:58:58)
标签:

股票

提前兑现年夜饭红包

 

整整三个月前,曾写了一篇文章《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脉络》,特别提到了未来危机演变可能的发展历程:

1、过渡消费的危机(如,次级贷款,今后还会有大量信用卡坏账)逐渐演变为金融行业的信用危机(当前蔓延全世界的金融海啸);

2、信贷紧缩导致实体经济原有模式受损,许多企业将因为资金链而倒闭;

3、失业人口增加以及资产缩水导致消费能力大幅削减;

4、消费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

5、企业规模进一步缩减;

6、需求减少致使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

7、部分坚持下来的企业开始出现盈利增长;

8、企业开始扩大再生产,就业人口增加;

9、需求开始回升,又一轮经济景气周期开始。

 

尽管上述表述比较粗糙,但还是可以作为我们投资参考的依据。当时曾建议,中长线资金应当在第五、六、七阶段逐步进入股市。北美最大的电信设备商申请破产保护,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苟延残喘,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以及消费不振,都意味着危机进入了第二、三阶段。真正痛苦的时期是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因为经过多番努力之后,大家尚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因此出现了恐慌、绝望或者麻木。这一黑暗阶段,短则数月,长以年计,欧美经济学家不断延后经济恢复的时间,其实就是在于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因而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这是我们不得不防范的风险。从短线投机角度,现在的确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因为股指的不断起伏、利好政策的频出都制造了许多获利的空间。笔者在预测一月份市场时,也提出一月存在年夜饭行情。这里面就存在着机会把握的问题,技术水平高的投资者可以火中取栗,技术水平差的人士,如笔者,可以隔岸观火地长见识。

 

昨夜美股破8000点整数关口后回升,一方面是技术上的超跌反复,更重要的是美国通过了使用剩余350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这个方案是最终的杀手锏,主要是应对花旗银行、美国银行以及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即将暴露的大窟窿,属于迫不得已的措施。如需要进一步拯救计划,还得重新研判并获得国会通过,这对三大汽车业的拯救方案未必有利。此外,奥巴马内阁班子中的财长人选也出了丑闻,这对于新政府能否有效对推动经济改革也蒙上了阴影。美股显然还处在下降通道之中,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这也决定了外围市场中期趋势十分不乐观

 

昨天硬抗过了外围市场的下跌,今天承接这种气势并借助美股探底大幅反弹的动力,继续发力上行,突破了最后一个均线压制(30日线)。从技术派人士的观点看,这正是加仓追涨的时机。节前股市的这种表现,大有一举突破前期2000-2100重压之势。正是因为如此,使得笔者更加感觉今年股指前高后低的出现概率在增大。如果我们将今年初的走势与去年初对照,是何其相似的一幕啊。有人说,这是年终奖行情,即股市增加的流动性主要来源于大家的年终奖,多少有点意思。难道市场真的能就此异军突起?欢乐的氛围中还是要多些警惕和思考,笔者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诱多操作,建议在享受诱多带来的财富增长时,更要把握兑现赢利的时机。从不断放大的成交量来看,可以认为有增量资金介入,也可以认为有部分人在兑现筹码。缺少了赢富数据的支持,致使众多投资者处于盲人摸象的时期,不过以大趋势探究市场的方向,总是会得到比较正确的结果。市场资金无意也无力去挑战前面2000-2100之间形成的巨额成交区间,产能过剩意味业绩下滑,把握这两点就会气定神闲地看待股指上涨。去年初笔者判断航运业进入冬季,不过在投机资本的作用下,航运指数竟然创造了历史新高,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下跌90%以上的惨剧!!认真思考不盲动的人,总是会受益。当均线指标如此完美之时,感觉上难道没有一点怪异吗?海通证券50万手的涨停买单瞬间消失,不断增加的下跌公司数目,一切都说明了问题。

 

三人成虎,谣言讲了一百次也能让人信以为真。几根阳线,熊市中连续上涨可以让人确信反转已经到来。这就是市场的魅力,这也是人性的修炼。市场越是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运行(短期市场根本无法判断),越是要冷静地面对市场,越是不能盲动骚乱。希望昨天的文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逃亡》)能够带给大家多一些思考,能够在今天起伏的市场中多一份警觉。不管怎样,感谢市场在近期走出了意料之外的变化,让投资者可以提前兑现年夜饭的红包。老鼠尾巴,还真能榨出几两油,呵呵。

 

程程

二〇〇九年一月十六日

沪市收盘1954.44,要救我死死死,挺可怕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节前跌破180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