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绩优股有望提前见底

(2008-11-03 15:03:32)
标签:

股票

绩优股有望提前见底

 

股指还在三、四千点徘徊的时候,曾写过文章《股市前行的三座大山》,谈到高估值、通货膨胀、大小非减持将是未来导致股指继续调整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当初的判断基本正确,股指现已在一千八百点之下运行。尽管有相当多的股票还处于较高估值水平,且对比香港市场,一些蓝筹股溢价水平颇高,不过香港市场狂跌中非理性成份较大(已成为估值最低的市场),可以说A股的高估值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通货膨胀问题更是随着大宗货物价格的狂泄,起码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构成威胁,如果国家不进行生产要素价格机制调整,明年通货膨胀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当然,利用通货膨胀威胁下降的时机,逐步理顺价格机制,维持适当的通货膨胀速度,对于整个经济发展也是有益处的(起码可以利用3-5年时间慢慢消化房地产泡沫)。对于相当一部分股票而言(股价低于净资产以及未来市盈率在10倍之内的股票),大小非在当前利率水平和股价上减持股票的压力也在降低,这部分笔者有关社会平均资金成本的观点可以参考。如此来看,股指未来继续深度调整的压力在减弱只是大幅上行的动力仍然不足。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对于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或者降薪,都会极大程度地削弱消费能力,进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甚至陷入又一轮衰退。

 

周五文章举例说明了大众经济行为对于市场的影响,同样投资者的悲观心理现在也会于一定期限内将市场低迷和疲弱渲染得淋漓尽致。各国政要都将信心提到重要位置,由此可见一斑。如何摆脱大众情绪的困扰,还需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当前的市场,这样才能占得一定的先机。以造成钢铁企业300亿浮亏的铁矿石为例:从去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已经使得房地产行业冲顶回落,直接影响到钢铁的需求。但是许多贸易商认定铁矿石将大幅涨价,因此大量进口并且囤积在港口。这种投机因素致使短期内供求关系出现变化,更加大了投机资本囤积铁矿石的冲动,其中也包括那些为了对冲成本上涨的钢厂。缺乏远见、易被影响,这是多数人常常出现的问题,因而无论哪种行业最终成功的只能是少数。即便同一篇文章,不同读者也有不同的解读和认知。笔者之所以开放文章评论,其实也是在关注大众的经济行为。在上半年提出股市还将继续调整时,众多情绪化的评论铺天盖地而来,有人甚至要求笔者认错并予以是否爱国的教育;在当前解读政策和周边市场时,希望大家能够多点信心和耐心,仍然有一些人对于近期可能反弹的言语大肆批驳,认为这是陷害广大投资者的蛊惑。所以,不论怎样评述,总有人会有意见,而冷静地面对这些意见甚至恶语相加,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情绪修炼的过程,从中也能让笔者获得更有利的信息即大众经济行为趋势

 

回顾以前的分析文章、梳理经济形势的脉络,可以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困扰市场的许多不利因素正在削减的过程之中。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已经取代大小非、通货膨胀、高估值,成为市场难以走好的根本因素。在股市下跌到一定程度后,不排除原先离场的产业资本会选择重新进入资本市场套利,一旦趋势形成,就会走出一波像样的反弹行情。当然,在经济普遍下滑的时期,不要指望任何行业可以走出独立于大市的行情(或许笔者正在参与的风险管理、法律纠纷近期会比较热),能够在惊涛骇浪中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英雄。

 

有人询问选择做房奴还是做股民,这两者在近期都很痛苦。长期来看,房屋应当比股票更值得拥有,一则价格相对稳定、二则增值趋势中期内不会变化,三则股市中赢家的概率要小很多。不过金融海啸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借钱炒股的话,笔者宁愿选择做股民,因为后者现金流压力比较小。房奴身份是以贷款为标志,这意味着每个月都要有刚性支出。如果遭遇收入下滑及健康问题,很容易背负更大的负担和压力,生活质量也会出现明显下降。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负资产及房产被银行收回的可能。类比到企业经营上,一些拿了很多好项目的优质企业,或许在一夜之间倒闭,关键就是现金流断裂造成的。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行业危机也是如此,有地、有房、有债,就是没有钱。为什么他们不降价以求生存呢?因为降价将使得这些企业死得更快!!整体降价潮首先引发价格体系崩溃,就如同铁矿石从1800直降至70020万美元/天的船舶租金跌到8000美元一样。抵押品价值缩水,又会导致银行逼债,这些企业只有死路一条。其实房价上涨的多数收益由政府以及利益相关者分享,此时政府应出台进一步措施减少购房者负担以活跃市场交易,帮助房地产企业走出困局。参考以前上海政策,可出台购房者在一定期限内用房贷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措施,从实质上帮助购房者减轻负担

 

当前市场条件下,投资者应当多关注那些资产负债率较低且谨慎的企业。低财务成本,不仅能够使这些企业渡过危机,而且这些企业也具备行业整合的能力,在经济发展时获得较快的发展。航空业的整体亏损就是高负债的结果,而近期开展大规模并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企业也要敬而远之。今日股指在香港市场以及权重股的带领下翻红,但是跌的股票还是很多,其中差别就在于估值水平不同。香港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国企回购潮,中石油只是冰山一角,不过短期账面盈利还是非常可观,算是在资本市场的一大胜仗。因此,那些估值水平低于或者接近港股的优良企业,有可能在近期见到底部。历史的经验证实,绩优品种往往先于大盘见底,而前期抗跌品种恰恰在熊市下半段会迎来最惨烈的下跌。折价相对较高的中国平安近期走强,其实就是一种反映。尽管笔者对于这个公司及其管理层并不感冒,但是其反应的蓝筹动态应当值得我们重视。午后市场再次习惯性回落,但是却没有出现恐慌性跳水,市场坚守1700点令人欣慰。于大盘跌幅超过70%之际,虽然不至于无限贪婪,但是过度忧虑却是绝对无益

 

程程

〇〇八年十一月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