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能够走多远?
(2008-09-19 13:52:17)
标签:
股票 |
行情能够走多远?
因为保守错过了时机,不过时间还早,利好出台还无法引发股市反转,只能以反弹视之。前段时间一直在强调银行股被低估,引起了一些争议,而利好的针对性恰恰说明笔者的判断还算正确。联系到大部分媒体以及网络中对于银行股种种不利的传闻,似乎有故意为之的嫌疑。对于昨天部分资金的坚决进入,笔者给予了正面判断,认为是主流资金在运作,现在看来也是不虚。联想到周二利用银行股利空连续砸盘之举,主流资金的运作轨迹可见一斑。919,确实要救一救。
中国银行业虽然在监管等方面存在差距,但是由于中国人大量储蓄的习惯导致了银行流动性要远好于美国银行。即便是美国商业银行,也需要向美联储借入头寸。一旦出现金融风波,这些银行便会遭遇流动性的风险。其实雷曼兄弟并非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而是流动性出现了巨大缺口而导致宣布破产保护。此外,中国银行业相对封闭的特点,也使得连带遭受国际金融动荡的风险降低。目前对银行不利的就是房地产价格下跌带来的坏账风险以及未来经济放缓带来的业绩增长风险,不过房地产贷款只要按照相关规定操作,风险度其实并不太大。即便业绩增长放缓,哪怕是维持去年的收益水平,现在的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对照一个数据,中国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价格区间为1.3-1.8倍市净率。经过大跌的洗礼,部分银行股已经跌入这个区间,能够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买股,何乐而不为呢?只能说在前段市场低迷的过程中,笔者受到了太大的影响,虽然开始看到希望,但是却没有把握这个时机。可是这时机的确难以把握,只有周三开始买的人才有可能享受到利好的眷顾。难以把握的机会还是不去把握为好!!
现在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这一波行情能够走多远?周二有关降低贷款利率的政策,直接打击了银行股,不仅没有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相反导致了市场的连续破位下跌。分析昨天出台的利好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印花税的作用十分有限,国有企业增持股份的作用有待观察(央企真的有充足的资金增持股票吗?起码最挣钱的中石油现在很缺钱),唯一起到决定性支撑的就是汇金公司增持三大行股票。这表明了一个政府的态度,即当前股市部分股票出现了严重的低估!!汇金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增持类似平准基金,到底汇金可以掏出多少真金白银买股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行为稳定或者重新树立了市场估值体系。早在三月份,笔者就提出了稳定市场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市场,在大小非减持的条件下,重新树立市场的估值体系。汇金增持之举虽然晚,但是在当今弱势条件下,也算及时雨,基本把握了市场的核心问题,应当说是高棋一步。稳定银行股的估值水平,也就是稳定整个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市场就此企稳可期。将此次利好与424做简单比较可发现,一则真正的内涵不同(汇金增资有平准基金的作用),二则时机不同(现在价值低估且有反弹需求),两者的结果肯定不可同日而语。
客观看待银行股的估值,笔者认为这样几个数据可以参考。首先是笔者一直提出的10倍PE和2倍市净率,事后来看可以作为汇金公司(其实是管理层)认可的底线,低于这个水平,投资者可以适当吸纳。考虑到大小非减持冲动以及社会平均资金成本,13倍PE和3倍市净率可以作为估值上限。也就是说,银行股从昨天收盘价位计算,短期极限涨幅大约在30%左右。如果银行股三季度业绩出色,相应涨幅还会有所扩大,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一直将业绩浪寄希望于银行股的原因,其他板块则不具备基础条件。有些人会问,一些航运股、钢铁股都跌到5倍市盈率为什么还不看好,相关问题可以参考笔者以往的行业分析,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行业明年业绩将大幅下滑。相对而言,银行股虽然增长预期不高,维系以往的盈利水平还是可以做到的,低估的银行股也有价值重估的需求。
但是仍应看到,股市中绝大部分股票的估值远超银行股,起码石油双雄就估值较高。因而在今天集体涨停的背后,不得不防范其他板块估值向银行股估值靠拢的风险。从下周一开始,市场就会出现走势分化,银行股将继续回归本周初的水平,而前期抗跌品种将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从股指上看,回补2245点一线的向下跳空缺口后,在2000点附近震荡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势。需要引起我们特别警示的是,此次利好主要针对的是最近负面消息不断的金融板块,其深层次用意还在于为那些没有上市的金融股票铺路,因为缺乏上市平台支撑,这些企业都会在未来恶化的经营环境中陷入困境。为了这些企业的发行,也需要将银行股提升到正常的估值水平。因此,不可极端恋战,获得必要收益后短线走人观望最佳。有人说这波行情会持续到散户都认为V型反转为止,确实有道理。
几乎全部涨停,也够没意思的,还是说说奶粉事件。央视也挺有逗的,估计是日前播出三鹿的宣传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连昨天播报掺毒奶制品新闻时,资深播音员都那么不自然,竟然连续说错了三句话,回去奖金又要被扣几百元了。难道暂时没有大的负作用,就可以添加毒物吗,真的太可笑了。没有任何政府机构对于此次事件负责,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严重的监管缺位还是资本与权力的结合?想起一件搞笑的事情,当初伊利和蒙牛都在争取奥运会独家赞助商,竞争那是相当的激烈。有关领导协调两家化解干戈都不要参与,据说当初是签字确认的。结果伊利的潘刚抖个小机灵于截止日前将申请提交(或许是领导默许,毕竟伊利是国有企业),搞得牛根生恨得牙痒痒的。不过强扭的瓜不甜,先是伊利代言人刘翔退赛了,接着伊利奶暴露出比蒙牛更大的问题,驰名品牌也被拿下了。这下老牛估计在暗自偷笑了:毕竟省下了一大笔赞助费。万事莫强求,做事情应当这样,做人也应当这样,做股票还是应当这样。抢进涨停板好玩吗?能够抢进的,备不住又被套牢了,群情激愤时还是悠着点儿好,千点涨幅的说法并不可靠。
侯宁眼看就赌赢了1800点,可惜只差2点被利好生生地搞了回去,于是仍然在疾呼涨不了多少。上涨是确定的,因为现在卖出的量能不大,但是能涨多少,还需要投资者自己判断。历史虽然有相同之处,不过却难以完全复制,形势总有不同,笔者一家之言及看法,提前发表出来,暂且参考之。
程程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九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