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股难挡市场的再次调整

(2008-04-11 13:29:26)
标签:

股票

 

银行股难挡市场的再次调整

 

不出所料,招商银行一季度的业绩预增公告靓丽出炉,实现了笔者关于部分银行股一季度会实现100%增长的预测。不过在笔者昨天的文章中(《一季度业报的机遇与陷阱》),简单点评了主要板块一季度可能的情况,其中多数不那么乐观。有人问道:是不是没有什么可以投资的了。笔者对于内幕消息知之甚少,仅就企业基本面及宏观经济面来看,确实是没有什么股票可以推荐。即便是银行股,也属于中线品种,短期也不会有太大的涨幅。昨天和今天上午的市场还处于普涨的兴奋中,笔者更感觉是一种大幅杀跌后的暂时回暖,无法与反转做任何合理的链接。

 

如果说一季度大幅下跌的动因来自于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价值中枢发生了变化》,那么二季度市场继续调整的动因则来自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长的放缓。国家为了控制日益激烈的通货膨胀,势必会采取部分重要产业价格控制的手段,首当其冲的便是能源!!这部分企业多数是国家控股的垄断行业,因此牺牲部分企业的利益,寻求社会整体的稳定,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因此,石油、石化行业,电力等行业都会成为调控的“受害方”,业绩的大幅度下滑是可以预期的。例如,有分析师就认为中石化一季度每股收益会在5分钱左右,按照这种收益比例,目前价格的市盈率会在40多倍,因此还会有相当的下降空间。

 

对于价格持续增长的农产品价格,预计政府不会过多地限制,只能采取收购补贴、资金支持等方式(《通货膨胀下的政策走向》)。毕竟中国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农民并未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从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不平等的贡献。现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为前几年的透支还债罢了。以笔者个人的观点,政府应适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与此同时要对低收入家庭提供适当的补贴(例如采取国外发放平价食品票据的作法)。发放“粮票”并非社会的倒退,而应当视为一种社会的进步!!

 

比较有意思的是,银行股一季度业绩公告排在前面的较多,而石油双熊都在最后一周,恰好与以往先报喜后报忧的模式相近。就人们心理感觉而言,“先苦后甜易,后苦先甜难”。由于面临其后市场业绩的压力,机构继续反弹做多还属于有心无力,因为谁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大的陷阱。即便银行类个股,一则面临紧缩政策的压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不对称加息),二则也会面对可能增加的坏账(例如房地产贷款),三则面临政府对信贷的总量控制,四则股市下滑引发中间收入增速放缓(如代销基金和理财收入),五则面临限售股的高位抛压。因此,一季度100%的增长不可能持续,部分银行全年能够有50-60%的增速,已经是大大超出人们期望的事情了。因此,银行这条好汉的拳头也难挡众多难兄难弟的大腿。银行股利好公告后,都走出了冲高回落的走势,这也就不难理解了。银行股自救尚可,带动整体市场走强,几率实在是太小了,条件也不成熟。

 

其他金融股也是苦乐不均。券商股的代表中信证券虽然有良好的业绩,但是大家对未来形势的不确定,致使良好的分配方案及一季度的业绩只能起到止跌的作用,反弹的高度有限,能否最终走强完全取决于未来市场的形势。而保险股更不乐观,雪灾的赔付、平安融资的打击、股票收益的缩水、境外投资的亏损都在困扰着投资者。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没有走强的条件,更不具备反弹到4000点的能量(甚至3800点已经勉为其难了),不仅投资者的信心不支持,企业的基本面也不支撑。与之相反,大小非业好、企业业绩也罢、宏观经济形势都会对股指的进一步下跌产生动力。二季度很可能是市场逐步探底的过程,只有在半年业绩公布后,市场人士基本认识到未来形势后,在经济形势和基本面的配合下,或许会结合奥运走上一波行情。这个底部会是在中石油真正接触到市场底时,才有可能相对真实地成立。作为投资者,要小心在银行股利好掩护下,机构战略撤退的举动。

 

有道是:上面是广大投资者渴望解套的筹码,下面是大小非挖掘的万丈深渊。一切都悠着点儿!

 

程程

〇〇八年四月十一日

 

《一季度业报的机遇与陷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 9273a01008zf2.html

《市场价值中枢发生了变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9273a01008pu7.html

《通货膨胀下的政策走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9273a01008ynq.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