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应严控企业盲目融资--巨额融资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2008-03-11 12:19:24)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股票

 

政府应严控企业盲目融资--巨额融资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于平安巨额融资的文章(详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漫谈平安融资门》和《平安融资门结局猜想),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关注,评论回复也颇多。针对一些回复中的质疑,这里谈论一下自己不成熟的观点作为抛砖引玉中的砖,希望可以得到大家更充分的回应。

 

关于融资,本人在评论平安之前接连发了几篇文章,其中有对融资的客观认识(详见市场感染了增发恐惧症—简评浦发银行增发传闻》和《正月十五雪打灯—再评浦发银行增发)。在牛市中融资是企业经营的正常选择,也是迅速扩大资本金的快捷途径。相信看过本人系列文章的人都会清楚地发现,对于平安融资和浦发融资,本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尽管浦发的融资规模也超出了其基本需求,但是还是以满足资金充足率为基础。而与之相对应的平安融资,却一直语焉不详。相形之下,平安融资存在着以下问题:

1、A股和H股同股不同权,H股股东无需为巨额融资买单;

2、平安手持大量现金,据说巨额融资用于收购国外机构,不过平安并未证明其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能力;

3、国有资本在平安中已经不占据多数股权。

 

部分人士认为,作为金融机构利用牛市做大可以抵御未来金融风波造成的风险,而且支持大规模的融资计划。对此,本人是持严重的否认态度,不仅是考虑到市场承受力的问题,更多考虑的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问题。英国有句老话讲:三代人培养一个贵族。而中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话,说要培养那种“富人穷了还有的、穷人富了没有的”的东西。不要以为有钱了就成为贵族了,不要以为穿上阿玛尼就绅士了,其实有些东西还差得远了。回到企业经营上来说,拥有巨额资本也不意味着企业就强大了。有太多败家子坐吃山空的例子,有太多企业管理者中饱私囊的故事,有太多暗度陈仓化国为己的传言。一百万只舢板也无法成就一艘航空母舰,因为后者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系统结晶的升华。我们的企业经营规模到了500强,可是骨子里还差得远呢。

 

为什么本人会将企业管理者学习和生活背景提到重要的地位,不是说司机成就不了大业。战争年代,许多将军都是生死打拼过来的,也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企业不一样、政府不一样,就如同丘吉尔带领英国民众驱逐了纳粹,但是战后大选却被人们抛弃一样,战后的英国不需要丘吉尔这样的英雄!!这才是成熟社会的成熟表现。

 

没有一定修养和教育背景的人,在面对金钱的考验和权利的诱惑时,他的道德底线是否能够承受的住?在拥有足够资源并面临众多投资机遇时,能否做到清醒、客观?我想,大多数国有企业都难以很好地做到这点,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大亏特亏得原因。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本人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就是企业家在维持企业安全发展的前提下,利用较少资源发挥较大功效的能力。国有银行剥离由政府买单的大量坏账,政府提供给国有垄断企业的大量补贴,都说明我们的企业还差得太远!!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是无限供给资源就能培养的,拥有资源越多,企业可能衰败得更快!!现在把资源都用尽了,以后想救都没有能力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人倒是建议有关部门严控企业再融资,这没有什么难的,一个重要官员说一句话而已。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更是为了让企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竞争能力,更是为了让股市中拥有更好的企业。花钱谁不会呀,可是能够花好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一跌是可怕的,可怕得让我们丧失信心。回头来看,也许仅是一个小插曲。

 

程程

〇〇八年三月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