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钦州那时也曾“东风夜放花千树”

(2023-01-05 15:05:37)
标签:

旅游

情感

收藏

文化


      钦州那时也曾“东风夜放花千树”

 

                             (随笔)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有比如: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过去。钦州农历正月十五日,有传统 “闹”元宵的习俗,过去虽然简单,但也是显得“节目”多多的。当然,那时候的“多”,只是一个时代中的概念。因此,闹元宵也是我自幼喜爱的节日之一,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也不会有象童年时的那样活泼了。

今天早上,老父亲告诉是“小寒”。呵呵!冬雪雪冬小大寒,一年之节气又再作轮回了。

距过春节、距过元宵节也没有好多天了,小时候的扳着手指数算了一下,那就是人们期待中的春节、元宵节了。

那么,过去每逢元宵之夜,精彩的是舞狮、舞龙?抑或还是盆景花卉展?

在我的概念中,那不是喜欢到街上四处走走,看看花灯什么的,当然,也不是宅家来点喜爱对史上记载和描写有关元宵节的历史、小说和诗词等图文感上兴趣。而是,有点想到户外看元宵花灯下的灯谜。

记得,我小的时候也喜欢凑灯谜之热闹。那时钦州早期(70年代)的灯谜猜法,不象现在的快捷与直白。因为现在自己认为能猜中的,就可以撕下来了(包括还未能猜出的)。

而那时候,猜谜人是自己不能动手的,而待被确认猜中的谜面以后,再由工作人员要注明上“谜底(答案)”给参与者看。因此,那时候这“猜”与“赏”的操作,其行为都很规范,也很有启发意义。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小的时候就“自学”会了猜谜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那时候大家都穷,但说心理话,这猜谜语也绝不是为了简单那几个糖果、饼干、铅笔、牙刷之类的奖品而奔去。而是,充分展示与欣赏个人在谜场的技巧与智慧能力。

闹元宵,据说起于汉,而自隋、唐和宋代时期,已有大量描写和记载留存的痕迹了。

所以说,闹元宵这实在已是我们民族的一个古老的文化传统节日。有人讲文革期间不少地方取消了闹元宵,好像我印象深的正是那个时候,公园里有花灯,水亭里有书画展,而靠近水亭边上的空旷地带就是元宵灯谜处。那时的灯谜很火热、很有生气。

回想那时看花灯、猜谜语的人们,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和欢快。

元宵时分刚入夜,一轮朦胧的圆月(或没有月亮的夜晚)刚这有月光时,刚升上夜空,人们便象潮水般涌上大街小巷。鞭炮响,焰火飞,玩灯的人一队队,着鼓点,翩翻起舞。

而公园里满园挂灯,吉星高照。每一处都成了人的河流,灯的长廊,五光十色,灿若云霞。

然后,元宵灯谜处那便是热闹中相对而静的一个“角落”。当然,这样的静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甚至有精典谜面的情景下最静!

朋友,你是否也有同感?你也猜过这样氛围下的谜语吗?有否感受过“静静”也是一种乐趣呢?

                                                                 2023.01.05即兴

钦州那时也曾“东风夜放花千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