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也曾有条“苏杭街”

标签:
旅游情感收藏文化 |
钦州也曾有“苏杭街”, 提到“苏杭街”这是近期由于朋友问起,我才打听到的事情。
苏杭街,英文是:Jervois Street,可能它先在香港什么地方叫起的。这据说,也有曾有称之为“乍畏街”的小号,在香港它是座落在香港的香港岛中西区里面的一条街道。资料称:此街由西而向东,走单向单的程行车,即方便生意与人流两不误。
然而,由于其位于上环皇后大道中以北,德辅道中以南,摩利臣街上环市政大厦以东,中远大厦及新纪元广场以西的地段,因此,香港之“苏杭街” 却是一条“多元化”的街道。
而内地,从广州至东兴沿海一带的“苏杭街”, 几乎都都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地带。据笔者了解,尤其是钦州、防城、东兴一带的“苏杭街”, 几乎是“清一色” 的丝绸古道,全部都是丝绸、洋纱、布匹与时装什么的。
据老人讲: 钦州的“苏杭街”, 即从一马路至三马路一带地段,街铺沿江而建。当然,这也许与民国版《钦州县志》的记述有些少出入。至于这个问题,一位90岁的老钦州,他告诉我:现在二马路口这家曾长期以来经营海产品这档头店,就是清代、民国钦州在“苏杭街” 上 的老字号——黄遂安丝绸庄。按老人讲,这便是当年钦州“苏杭街” 上, 比较有影响力的丝绸店铺之一。
当然,老人还告诉笔者:另外,有名的丝绸商店还有“罗荣真丝绸庄”、“ 杜万德商行” 等等,这些也都是当时钦州“苏杭街” 上比较有名的店铺之一。
其实,小时候的钦州,也很有江南水乡的味道。江面上一页页乌篷船,以及街市上一托托南乳花生肉,似乎也无时无刻把这个边陲小镇----钦州,与江南水乡的距离拉近了。
呵呵!不是吗?这里由于盛产坭兴陶茶具与一些坭兴观赏器物。因此,老艺人常常在器物上雕刻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我祖父是乡下人,读过二年私塾后,在钦州“苏杭街” 边上打工,他大名叫“正佳”,字“美庭”。 也许,算是由于工作比较努力的原因,后“官”至“掌柜”一职,专门帮助老总之“钦州瑞泰商行”主理财务与生意往来一事。遗憾的是由于1939年底,钦州日本的入侵时,钦州百业受损,祖父也随之“失业”了,失业加之当时他还要资助他的细舅从农村出钦州生活。因此,经济从此一落千丈,从此,他也便离开了“钦州苏杭街”了。
三年前,曾同在机关大院上班的某科长,在与他聊天时,记得他在提到老街建设与恢复时说到:钦州如果把一桥至三桥的河堤拆除,这样的话,水乡钦州就会财源茂盛,生意兴隆了。当时,我曾回复他:河堤现在要拆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有《水利法》的保护。不过,我们可以在一桥至三桥的江东地带恢复一条商业街呢!
我知道我的回复,不尽合适科长他的观点,不过,也深知他提及拆除钦州河西河堤,这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时空在去年和今年的老街文化复活过程中,尤其是近期的“寻根探源” 过程,我想钦州之“苏杭街” 应有可能出现在江东一桥至三桥之间的位置上,这样,“新街” 与“老街” 也可作探望与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