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w690/4fa810e8hcdb8ee1b7db9&690
文学,什么是文学?文学不单纯是文字的组合,不单纯是文字的艺术。真正的文学是触及人的内心、灵魂,为人们指引方向,给人们空虚的灵魂带来光明的,就像太阳普照众生一样。真正的文学是没有地域之分的,它超越了语言和国界,超越了民族的狭隘性,能够激起全人类思想共鸣和审美通感,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商业文化,蜂拥而入。在这个以金钱至上,人心浮躁,并以金钱衡量一个人成功标准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忍受孤寂,安于清贫,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呢?而又有多少人当初背弃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呢?
有一个问题:当文学艺术与商业发生冲突的时候,艺术绝不向商业屈服,你能做到吗?你能为了艺术而靠其他工作来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吗?如果你能做到,并能坚持到底,你就会有所作为。
文学是不能当职业来做的,因为它是需要用生命去完成的。文学是一种信仰,文学是一项孤寂的旅程,而面对如此强大的工程,谁能够坚持到底?所以说文学从来都是强者的游戏。
写出《变形记》的卡夫卡,当初厌倦了世俗的生活,辞掉了律师的职务,靠着朋友的救济而活,最终死于疾病和贫困。爱伦·坡更为悲惨,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因饥饿冻死在一个破旧的火车站,临死之时,人们发现他的身上除了《钟声》《排钟》的文稿之外,一无所有。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盛誉的巴尔扎克,终其一生无法摆脱债主的催迫。再比如中国古代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一生穷困潦倒。我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说文人必须贫困,而是说文学是一项苦差事,如果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坚持到底。就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视文学为高尚事业的人,在精心呵护着文学空间,在文学田地里默默耕耘着,才有了那一部部不朽的作品。当然出身于贵族、过着富裕生活的文人比比皆是,比如托尔斯泰、泰戈尔、鲁迅、莎士比亚等等。才华和富裕的物质生活以及经济头脑是不矛盾的,关键是否有那颗进取之心!
中国古语有“文人固穷”的说法,而且现在的人们深受其影响,认为一个文人就应该过着贫寒的生活。我是非常反对的这种看法的。我认为,一个文人只有经济独立了,他才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他才能创作他心中想写的东西,他的艺术才不会向商业妥协。试想,如果当初鲁迅没有强大的经济作后盾,他能那么狂吗?一个饥肠辘辘的连笔杆子都拿不起来的人怎能狂傲得起来呢?
伟大的文学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们的作品能够给人一点点启迪,给人一点点感悟。他们并没有指望文学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