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情书

标签:
唐继东书女阁安安文化情感 |
分类: 此岸书 |
六月。午后。今年北方的夏天热得离谱,书房里大开着窗子还是闷得喘不过气来。他走进来问要不要往杯子里再添些水,我头也不回地说声不要,继续埋头在我正看着的一本书上。
结婚十几年了,一直是这样,我是被照顾的对象,而他,年年月月日日时时,始终是那个毫不计较,相信和照顾我的人。
和他在一起,我知道自己许多时候是不讲理的。这种不讲理有时是故意为之,因为心里知道他会让着我。而他也似乎知道我的故意,从来都是按照我的想象对我宽容和宠谅。其中的心思经过,从没做过交流。但这种不讲理和宠谅,却成为我们之间一种相处的方式,延续下来,而且都很享受其中的默契。
可是我为何会如此忽略他,如同忽略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我可以原谅自己的理由竟然是,我真的知道,他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纵使忽略,也依然是,而且,会始终是。
他是北方传统含蓄的男子,踏实,不懂浪漫。这么多年来,从没有过信誓旦旦的誓言,甚至从未说过“我爱你”,从未。但我知道他是执着坚定的人,不管不顾地把心放在他的手里,从没有过丝毫的担心和怀疑。而且,渐渐地,下意识学习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亦步亦趋。更多时候,我是他的崇拜者、他的女儿,一直如此。
他用他的宽厚给了我一方多么辽阔的天空。2007年,省里要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上海浦东挂职锻炼半年,我是候选人之一。我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允许我把家、把他丢下那么久,都认为他不会同意我去挂职。可是正如我所了解的那样,他不仅欣然同意,而且在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的都是到了那里如何发挥作用和提高自己,家,和他,只字未提。在飞往浦东的飞机上,我看到北方辽阔坦荡的平原,正渐行渐远。而那份深情,却深植心底,永不会忘记。
我喜欢读书写作。许多时候,工作一天回到家里,简单吃点东西就一头扎进书房,不管家务,也不陪他看电视、说话,他从不计较,偶尔探头进来问我可要水果,可要添水,或者在深夜到来时提醒一句:太晚了,注意身体。我那些恣意幼稚的文字,就是在他的理解和纵容中,一点点积累成书,使我可以在繁乱工作之余,拥有自己内心的宁静和书写上的收获。
2010年,我们离开住了十几年的旧房子,搬进新居。在选房子、装修、搬家的过程中,他的同事都特别惊讶,那么有主见的他,关于新居的一切,都不论巨细,征求和尊重我的意见,依言而行。而我对这一切,接受得那样理所当然。若人真的有前生后世,或许他的前世,真的欠我很多,所以才会这样的付出作为回报。
那日翻他的手机,看到一个名字:安安。好陌生。不禁问:安安是谁?他略带几分得意地笑了:你看看号码。我进一步翻看,竟是我的号码。脱口问: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他也不回答,只用手摸着我的头发,笑。而我傻傻地看着那个名字:安安。是家里有了这个女子就心安吗?还是只要有她在,便一切安好?我经常笑他背不出几首古诗古词,更常常孩子气地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所谓文采。可面对这个简单的、不浪漫、不亲昵、毫无诗意、也并无美感的他的手机里我的名字,竟长久地发呆,手足无措。
从那天起,我的手机里也多了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