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西湖》杂志上的一组散文

标签:
书女英慧唐继东莲女子书女阁西湖 |
分类: 书女清语 |
『°不老的西湖』
西湖望月
桂花香到最浓的时候,西湖的月圆了。
终于能静静地站在湖畔,已是深夜。路灯清冷地亮着,有些幽暗,好像是为了给皎洁的月光做闪烁的衬景。
一轮圆月,在西湖的露台上款款而立。她今夜是在洒满桂花的湖水中沐浴过吧,似乎散发着沁人的芬芳。一派琼玉光彩倾泻而下,笼罩着整个大地。
月光清澈,举目望去,好像可以看到广寒宫里的桂树和树下的那个女子。也许在今夜以及许许多多个夜晚,世人都在以仰视的姿态艳羡着身居月宫里的仙子,那宫殿里的琼楼玉宇,那天宇间的高高在上,那份自然拥有的清高和孤傲,在俗世的眼里,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月影摇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一阵幽怨的丝竹之声,那声音飘渺而模糊,是月宫里的她,在抚琴寄情吗?仙子身旁的桂花,也似摇动着满树的凄清。
乐声远远地飘过来,在湖面上发散开,携着桂花的香气渗到你的感觉里。那浓郁的乐声和香气似乎可以掬入手中。于是伸出手去,触摸到的,是满指湿冷。
更深。露重。彻骨寒意。
月是故乡明。
今夜,我却是在西湖望月。
千里之外的明月,总是寄托着无限情思。
家乡,在我偎在你的怀抱里时,你是我那么自然的拥有,因为触手可及的距离,似乎并不会让我想到应该怎样去珍惜。可是,伤怀每在别离时。当我远离了你的怀抱,才会知道,因了对你的思念,多少良辰美景,也不过是虚设。
我远离了你。西湖月色固然名满天下,却不属于我。属于我的,是你轻柔相拥的温暖,是你清淡如水的相守。
我在西湖望月。我望着她,那么美丽,那么高贵,那么清雅,那么娇柔。我望着她,望着一位仙风玉骨的美人儿。她是美丽的,但她的美丽并不属于我。对她而言,我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我渴望着,回到属于我的那个怀抱。
千百年来,一轮明月,用她的阴晴圆缺,阐释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时想来,也或者正是这种缺憾的美,使我们有了企盼的欣喜,有了等待的甜蜜。有了悲离,才更能体会到月圆时的美好,相聚时的欢愉。
且把一缕情思,托付天涯相共的月光,洒向我的家乡,一抹清辉。
千年一梦
一
一只美丽的白鹤,从天空中仙然落下,幻化成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凌波而来。
无穷碧绿的接天莲叶,映衬着她姣好的面庞。
俊逸的书生,手执绢伞,如一缕清风,踏水而至。
在水一方的伊人,痴痴相望。碧树丛丛,花亭掩映,月色灯光交织梦幻。
她红晕似霞,他欲语还休,轻扬的乐声传递着脉脉柔情,两双眸子的热情点亮了西湖的风景。
天上人间,千年一梦,或许所有的爱情,都曾有这样的相逢。
二
一切都暗下来,月亮也含笑半合了眼睛。
两条金色的鲤鱼欢快地游弋在水中,他们在波浪中摇动欢愉,在欢快中跳跃起舞。水波翻卷美妙的波澜,两条金鲤的身影幻化成群,跳跃起一波波销魂的乐声。
鱼的影子搭起金色的断桥,断桥在湖水中散落成金色的梦幻。
山水画廊在鱼儿的欢愉中变幻着多彩的光影,淡蓝,鹅黄,冥紫,妩红。
巨大的画舫逐浪而来,她端坐在船阁之上,一巾红盖头,遮住一湖的期盼与羞赧。
贺者如仙,翩然而至,彩扇纷飞,觥筹交错。舞楼月,歌湖风。
他白衫红花,拥起盖头下的新娘。
人间,似是天堂。
三
黑色的水怪如噩梦从天而降。
宁静的湖面涌卷汹涌的波浪。湖面上,一对双飞鸟,变作孤行雁。
红色的新娘落入黑色的魔掌。文弱的书生跌倒在地,画舫的喜庆灯光在疾风中熄灭。
月亮被乌云遮住,湖面变得黯淡。
水怪们兴风作浪,美丽的西湖变成惨烈的红色,又在深紫和苍蓝色间突兀变换。
乐声从高空中跌落,凄婉悠扬。
四
玫瑰色的断桥从湖面升起,在玫瑰色的追忆中,一切都变成玫瑰色的梦。
雨。雾。朦胧。
老叟驾船而来,船上倩影不再,船桨摇动凄清。
白鹤已去,一片片洁白的羽毛,在月光下飘零战栗,湖面上,舞动白色的悲声。
书生伸出双臂呼唤鹤儿归来,一声声撕裂心肺的悲号呼喊。片片羽毛在悲伤的回忆中,化成云烟。
当一切已成追忆,最甜蜜的往事,便是最残忍的折磨。
五
书生与女子幻化成两只白鹤。鹤影翩飞于西湖碧波之间。月色下,树影里,两只白鹤自由嬉戏,畅快欢愉。
西湖属于爱情,爱情属于西湖。
两只白鹤扑扇着洁白的翅膀,引来群鹤共舞,鹤声清鸣,一派喜悦祥和。
紫色的云雾中,断桥再现,细雨蒙蒙。
哀伤的歌子又起,画舫缓缓驶来。
一切,不过是甜蜜的往事重现。
雨还在下,落满一湖烟。断桥绢伞,黑白了思念。
印象西湖,西湖印象,烟雨迷蒙,浪漫缠绵。天堂一景,人间一梦,此情此景,流转千年。
注:“印象西湖”是著名导演张艺谋“铁三角”导演团队再次联手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我有幸于中秋月圆夜观赏,特行文以记之。
泛月西湖
月光和碧波共同凝就的一湖琼瑶,船儿轻轻划过,便就碎了,散发出那样清亮的光辉。
夜是静的,西湖也是静的。荷花早已谢了,只余下田田的荷叶。风很轻,荷叶像恬静的少女婷婷而立,不发出一点声响。
却忽然涌起冲天的乐声,是湖滨音乐喷泉开始表演了。水柱随着音乐扭动腰身,忽而凌波而起,忽而匿迹消声,忽而如袅娜的舞女,忽而似剽悍的武夫。喷泉边围满了天南海北的游客,镁光灯闪闪,几乎在每个夜晚,这个西子湖唯一如此张扬和喧嚣的舞者,是当然的主角之一。
船儿在喷泉边踅了个弯儿,便驶离了。目光不由得被不远处的一个小岛吸引。小岛上茂密繁盛的树木中,掩映着小桥亭台。夜晚,绿的、粉的、蓝的多彩灯光从不同的角度折射,白日里并不起眼的所在,被辉映得如同一座海市蜃楼。便问划船的小王那是什么地方,小王答道:那是小瀛洲。转过小瀛洲,湖面上的三个石塔,就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小瀛洲,多么贴切的名字,月色里,它真的奇异美丽得如同一座小小的湖中仙山。
离音乐喷泉越来越远,四周重又恢复了宁静,只听到船儿与湖水的细语,低低呢哝。
那座流传着千年美丽传说的断桥,也挂上了炫目的彩灯项链,项链在离桥头不远处有一段空白,远远望去,似乎断桥真的断了一样。断桥上是西湖各个景点人最多的地方,白天曾经从那里走过,多是情侣,一对对、一双双,在桥栏上相依相偎。夜晚来了,桥上的人更多了,夜晚的断桥,月光如雪,倒真有了“断桥残雪”的味道,也就更多了浪漫的气息。
忽然发出一声惊叹。在西湖的西侧,有一座并不高的山,白日里几乎将它忽略不见,可是现在,它的脊背上多了点点灯光,灯光如笔,绘画出一条翔龙的形状。小王说,那是宝石山,山上的塔是宝俶塔,始建于北宋年间,在民间,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小王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曾在资料上看到过,宝石山也是著名的“新西湖十景”之一,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宝石流霞”。人都说游览西湖时,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如今看来,倒真说的是呢。
回过头去,就看见了被说成“似老衲”的雷峰塔了。不过,月色之下,重建才几年的雷峰塔可不是一个老衲模样,倒也像一个华贵端庄的女子,散发着夺目的光彩。灯随塔形,层层叠叠,塔尖处,金色的灯光给整个塔身平添了尊贵气息。射灯从雷峰塔放射出几道炫目的光芒,整个湖面都反射出点点星光。
月光下,西湖像一个盛装的女子,明艳动人。夜幕映衬着一湖流光溢彩,令人感觉恍若梦境。脑海里忽然闪现出这样的诗句:“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不知不觉,船已经摇离岸边很远了。小王划船的速度慢了下来,开始拿出毛巾擦头上的汗。我不由得问他:在西湖划船多久了?家里都有什么人呢?他笑着说,已经有五年多了,家里有父母,还有老婆和一岁多的孩子。所以,他笑了笑,又说,我得多工作,多赚钱,要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啊。
同船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从交谈中听得出,他们是到西湖来度蜜月的。听了小王的话,也停下了低声私语,感叹起生活的不易。年轻的丈夫对妻子说:以后咱们有了孩子,我也不会让你太辛苦地工作,我多赚钱,让你生活得好一些。
我们和小王都会意地笑了。
船儿转过小瀛洲,就看到了经常出现在明信片上,几乎成了西湖代言人的三座石塔。人说,三潭印月,妙就妙在中秋时节在此处赏月,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辉映,表达着一种特殊的情怀。那对小夫妻拿出了随身带来的月饼,分享着甜蜜的寄托。
月光如水,情怀如月。
离开三潭印月,船儿开始往回返了。小王说:人都说月圆的时候在西湖上许愿,会很灵的,你不妨试试。
对着西湖迷离的月光,我该许下一个什么愿望呢?
几只叫不清名字的鸟儿从湖面掠过,飞向湖心岛上的树林,月光、湖水、树木、游人、水鸟,共同构成一幅天公难描的画卷,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