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会孩子控制“三闲”
文 \公主岭 李素怀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6+1式家庭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大人代替孩子做他该做的事情,所以导致很多孩子无所事事,做着闲事,说着闲话,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该做什么。我们的课堂上大多数孩子课堂纪律不好,学习习惯不良,让家长担忧,让老师恼火。其实不是孩子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和教养出现了问题。所以要培养孩子做他该做的事情,想他该想的事情,谈论他该说的话。
不说闲话。闲话指的是没有用的话或是有害的话。自习课上很多同学不知道学习,总是在那里聊天,说笑话,不仅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还荒废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所以避免说闲话,控制自己说闲话,那就让自己有事情做,做该做的事情,现在很多闲人,无所事事。那是因为做的事情不喜欢,或是不管兴趣。所以把该做的事情变成喜欢做的,才可以投入的做事,而不至于说着闲话。再就是有些孩子说瞎话,制造谣言,那是因为孩子渴望被关注,平日里让孩子体验成功,尝到被赏识的滋味。多看书,多长见识。这样他就是说正话,说真话。
不做闲事。闲事就是无用的事情,或是有害的事情。现在的很多中学生,把吃喝玩乐当成自己该做的,不愿意学习,不主动学习,每天泡网吧,学吃穿,比花钱。缺少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平日里我们管束孩子太多,包办太多,让孩子体验太少。平日里多和孩子做些有意义的健康的活动,让孩子明白他做什么,比如节假日,和孩子游玩,看山赏水,让孩子体验生活的多彩,领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让孩子感受生活的丰富,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影,让孩子体会生活的乐趣。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关在家里,不是电脑就是电视,生活空间的狭小,让他们无所事事。让孩子参加公益,让孩子体验社会,让他们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去体会更多人生该做的事情,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不闲思。现在的孩子专注力特薄弱,讲数学,想语文,学语文,想英语,不能投入的思考问题,不深入反思问题。还有很多孩子心理满是抱怨,失落,困惑,这些问题积聚心中太多,影响心情,导致学习情绪恶化,学习成绩低,让自己成为了“差生”。开始上网,打架,逃学等。想学习以外的事情,学习总是不能身心合一,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一些同学会瞎想,别人无意间的话语,他很在乎,以为在评价他,如此下来,就把精力放在纠结上。这样心里问题也会出现。要让自己阳光起来,不在意别人的评价,确定目标,坚守目标,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三闲”的学生平日没有健康的爱好,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没有阳光的心态,没有丰富的活动,控制三闲应该在平日里制定计划,确定目标,把该做的变化喜欢做的,让兴趣引领自己。每天清透自己,梳理自己的情绪,把该做的事情列出来,强化自己做好。实事做多了,形成了牢固的兴奋中心,也就形成了习惯,内化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能很好的控制“三闲”。管理“三闲”。做正事,说真话,想好事。让自己成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