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1-11-05 06:24:28)
标签:

合作

自主

课堂

教育

分类: 教学心得


如何对考试之后进行分析

吻你千遍不厌倦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李素怀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小组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走进课堂,是非常有效学习策略,这种方式可以使每名学生参与学习课程,讲究实效,每名同学得到锻炼,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纵观我们数学课堂,在“合作学习”的探索中,不断蜕变。

09年时,无意间接触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了解了“探究课堂”我就开始琢磨合作学习。那时考虑到分组,我分了8人一组,发现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见效,人数多,反而合作相互干扰,也缺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淡薄,当我调整四人时,又发现合作不起来,单调、缺乏深度、分工不明确、无法兼顾后进生,一直苦苦追寻了以什么方式分组更有效?除了那本书介绍了一些常识之外,就是摸索,总是处于迷茫中,险些放弃时,接触了梁恕俭老师的博客,了解了有关合作的知识,成了香山会馆的一员,发现这里全是我想了解的东西,贴心的距离让我在每个帖子面前如饥似渴的求索着,当 我读了很多关于合作学习的技巧时,顿悟了,马上针对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不和谐的现象。

因为是探索中,除了经验不足外,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做好分析,造成分组的不科学,学习方式的效率低下。

(1)          小组成员分工不明,责任分散。虽然客观上存在着共同利益,但个别同学缺乏主动性或是坐享其成,表面看似参与活动,实际并没有发挥其功能。

(2)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合作无效。合作的目的是互补学习,更好完成自我发展,是通过合作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自我成长,培养能力,但发现合作小组有的成了交友小组,而不是一个共事的团队,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忽视基础差的学生,形成不了协同互补的效果。

(3)          教师关注学习结果,忽视过程。在合作时,教师只关注小组合作的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合作学习不是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教师落个清闲,而是要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最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合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合作学习”做到实处,真正提升教学效果,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安排分组,构造和谐团队。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分组,让组成为协同共事的团队,共同解决学习困惑,承担学习任务,在组建初期,尤其对心理特点和性格分析不到位,发挥不出团队的功能,在不断磨合中让每个小组凝成一股力量,形成向心力,优愿意承担劣的帮扶工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可采取男女搭配,不同层次,不同性格搭配,起到互补功能。

(2)   指导合作方法,明确相关要求。合作学习是完成学习任务,不是娱乐,不是交友聊天,是要通过组内的力量解决学习的困惑,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一定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如何突破难点,如何解决难点等,给合作学习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会针对性学习,并有效解决问题。

(3)   独学对学群学,巧提学习效率。静静的思考,一对一的提升,多帮一的解决问题,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学习上的困惑,不要只图热闹,而忽略分析自己,明确自己的学习困惑,通过深思考,或求助他人或集体解决问题,完成有效的学习,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主导作用,调控参与管理。教师在合作中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引导,协调,管理,唤醒,激励学生更好进行合作学习,这里对教师有几点要求:尽量少说,避免干扰;尽量不提示,必要时可启发;给足够时间,让孩子尽情发挥;用心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合理的利用,更好的发挥合作学习功能;教师要参与活动中,尊重学生任何不如意的想法,加以引导。

在合作学习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些,要因势利导,把握时机,掌握分寸,处理好合作学习过程所有生成的资源。

    合作学习还在不断的打磨中,通过合作学习,获得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是课堂自由、民主、快乐、幸福的分享。

在深秋转凉的季节,祝福各位保重身体,关心家人,让家庭幸福美满。让孩子健康成长。

吻你千遍不厌倦

 

如何对考试之后进行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