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性特长评价标准
(2014-11-15 08:28:45)
标签:
校园 |
分类: 参考资料 |
学生个性特长评价标准
一、说明
1、个性特长是衡量一名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是以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关学生评价制度精神为指导,主要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
3、本《标准》设A级指标7项,B级指标16项。共计赋分100分。
4、本《标准》的组织实施由分管领导牵头,由特长教育处及各级部具体实施,并由特长教育处进行宏观调控。
5、本《标准》中涉及的学生各类竞赛及作品发表情况。以学生提供的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为依据,证书原件由特长教育科负责登记,证书复印件须存入档案。
二、考评标准
A级指标 |
B级指标 |
奖项 |
得分 |
备注 |
A1 学科竞赛 (30分) |
B1: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机器人比赛、电脑作品制作、科技创新、创新英语、新概念作文等比赛 |
一等奖 |
30 |
1、同时获得各级奖励者,只就最高项记分; 2、本项记满30分为止。 |
二等奖 |
25 |
|||
三等奖 |
20 |
|||
优秀奖 |
10 |
|||
B2:参加全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机器人比赛、电脑作品制作、科技创新等比赛 |
一等奖 |
25 |
||
二等奖 |
20 |
|||
三等奖 |
15 |
|||
B3:参加地市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机器人比赛、电脑作品制作、科技创新等比赛 |
一等奖 |
20 |
||
二等奖 |
15 |
|||
三等奖 |
10 |
|||
B4:参加县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机器人比赛、电脑作品制作、科技创新等比赛 |
一等奖 |
10 |
||
二等奖 |
8 |
|||
三等奖 |
5 |
|||
A2 艺体比赛 (15分) |
B5:参加由国家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体育等比赛 |
一等奖 |
15 |
本项记满15分为止。 |
二等奖 |
10 |
|||
三等奖 |
8 |
|||
优秀奖 |
5 |
|||
B6:参加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体育等比赛 |
一等奖 |
10 |
||
二等奖 |
8 |
|||
三等奖 |
5 |
|||
B7:参加由地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体育等比赛 |
一等奖 |
8 |
||
二等奖 |
5 |
|||
三等奖 |
3 |
|||
B8:参加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体育等比赛 |
一等奖 |
5 |
||
二等奖 |
3 |
|||
三等奖 |
2 |
|||
B9:参加学校各项文艺、体育比赛 |
第一名 |
3 |
||
第二名 |
2 |
|||
第三名 |
1 |
|||
A3 作品发表 (10分) |
B3:在国家级正规刊物发表作品,每篇(幅)记10分。 |
1、同一作品在不同报刊上发表,只就最高级别记分。 2、本项记满10分为止。 |
||
B4:在省级正规刊物发表作品,每篇(幅)记8分。 |
||||
B5:在地市级正规刊物发表作品,每篇(幅)记6分。 |
||||
B6:在县级正规刊物发表作品,每篇(幅)记5分。 |
||||
B7:在校报、校刊上发表作品,每篇(幅)记3分。 |
||||
A4 校本课程(社团活动) (20分) |
B8:担任学生组织或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作认真负责(3分,2分,1分) |
1、每生高中三年必须完成两门校本课程的学习。 2、本项记满20分为止。 |
||
B9:积极参加校本课程学习或社团活动,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 |
||||
B10:校本课程学习或社团活动成果突出 |
||||
B11:学习(活动)认真,指导课有笔记,期末考查合格 |
||||
A5 自我锻造 活动 15分) |
B12:担任学校大型活动(如体育艺术节、冬季辩论赛等)的主要负责人,
表现突出 |
本项记满15分为止。 |
||
B13:参与自我锻造活动,在活动中表现积极,成果突出,获得奖励 分,8分,5分) |
||||
A6社会实践活动(游学活动、学子企业行等)(10分) |
B1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学子企业行活动 |
本项记满10分为止。 |
||
B15:写出深刻的活动感悟,有活动收获 |
||||
A7 其他 |
B16:在其它特长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经学校特长成果认定小组审查确认后,参照上述标准,酌情记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