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建议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结合几年的实践,关于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班集体,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在此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共勉!
一、确立班级目标,规划学生成功。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确立奋斗方向,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指导学生规划人生,为成功导航,使学生目标明确,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二、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明确客观形势和学习的必要性。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正确的舆论面前,集体成员会自觉地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改变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行为,把个人置于集体之中,从而促进每个成员健康成长。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培养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使之成为进行道德评价和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加速和谐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要给学生讲清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知识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必须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青年学生所处的阶段是学习和成材的关键时期,必须学习,否则,就会落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可怜境地,总之,我们所处的社会处处有考场,处处有竞争,不学习就难以立足。
三、创建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环境造就人才,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因此,要建立“文明和谐、团结互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张贴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和有关图片;张贴“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慰藉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四、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树立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和谐班集体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主观能动性。要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让优秀成为自己的优良学习品质,建设良好的学风。讲解学习规律、记忆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法,让学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吸纳和创新,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学习,科学记忆,科学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学习细节,集中注意力,让优秀成为学生的优良学习品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五、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规范化.
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
六、树立班主任的权威形象,增强感召力。
班主任的形象越完美,越能吸引学生,越具有感召力。一个值得学生崇敬、信赖和爱戴的班主任应该具备崇高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崇高的学术形象,是班主任以其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的榜样和追求目标。它是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深厚的文化素养、精湛的专业造诣、广泛的求知兴趣的综合反映。班主任的学术形象越高大,越能博得学生好感,越能感染学生。班主任崇高的人格形象是指班主任以其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最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
七、发挥班委会的核心力量.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个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热爱集体工作又有较强工作能力、自身素质较好、在集体中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组成的班委会,形成集体的核心,通过他们团结、带动其他集体成员,沟通信息,协调动作,开展集体工作。因此,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组建优秀班委会,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是和谐班集体建设的一件大事。
八、关注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人文关怀。
通过开班会、办黑板报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洗脑”,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平时,印刷一部分情感激励和心理疏导类材料,如“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半”、“常见高中生心理问题”、“考前的心理调整”等文章,在班级中传阅。引领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爱心、信心和自尊心。
要抓住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比如,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摸清哪些学生家庭贫困,哪些学生生活中碰到了难题,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和支持,真正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社会资助,等等。积极关心学生,呵护学生。让学生感到家庭般的温暖,使学生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九、加强集体思想教育,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要加强集体思想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什么是集体,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班主任还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和发展。为了强化集体荣誉感,有时候需要将班集体置于年级或学校乃至社会的大集体中,开展班际或校际的竞赛或联谊活动,其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十、制定科学的评优办法,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
打破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优“潜规则”,推行“综合分评价法”。综合分=[成绩×60%+纪律(含平时纪律和两操纪律)×20%+劳动卫生×20%]×50%+民主投票数×50%+奖励分(即好人好事,突出贡献,周内纪律卫生优秀等,可获得奖励分。)按照学生综合分,进行评选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这种做法,纠正了学生的“唯分数论”,促使学生逐渐克服不爱上操锻炼,不爱劳动、卫生等坏毛病。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无止境,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创新、多观察、多思考、多想办法,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和谐班集体的创建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程,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关注点滴,关注细节,尽心尽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只要我们下足功夫,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一定能够创建一个融洽、团结、上进的和谐班集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