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想在校园绽放
梦想在校园绽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54
  • 关注人气:3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学校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1-05-31 08:42: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想

浅谈学校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 。可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为此,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那么,学校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在此,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搞好心理教育的关键
    心理教育能不能落到实处,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1、要增强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心理教育要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正确的心理教育观等。
    2、要加强教师自我修养.在自觉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同时,经常剖析自己,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提高自控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
    3、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所培养的“精神产品”高度负责,不以自己的情感因素横加干涉教育行为。
    4、要掌握心理教育的艺术和方法.逐步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二、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体系
    1、开设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可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心理辅导,讲座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即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心理卫生方面的专题教育,又对个别学生进行自我解脱教育,帮助他们消除焦虑、自卑、过敏、恐怖、冲动等心理。从形式上看,既可作综合性的专题报告,又可作个案专题讲座。例如:可有步骤地开展“如何解脱困境?”、“如何从心理上战胜自卑、焦虑、恐怖?”等系列专题辅导。心理辅导应系列化,制度化。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个别辅导。即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历史或现状记录下来,存入档案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将特殊的案例整理出来,以便对全体学生进行个案教育。
    3、请专家到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矫治。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宣传栏、校内广播电视、活动课、班团活动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可以通过文体活动、郊游、社会实践等形式,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而“应试教育”却扭曲了课堂教学的初衷,引导学生为分数而拼搏,使学生成为读书的机器,作业的奴隶,加大了学生心理负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倒置了教育手段与目标的坐标.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1、变教师灌输为学生吸收,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教师新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主动、愉快地完成必要的作业。

    2、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逐步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把学生从课本、作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三是变片面追求升学率为追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获得人格力量和坚定的生活信念。
    四、努力营造适合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从物质环境来讲,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所以学校要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墙壁文化”,良好的校风、班风催人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五、办好家长学校,使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校和社区要定期组织和办好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使他们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教给他们与人和睦相处的本领以及注意其良好的道德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因此,强烈呼吁: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法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