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说课的五个主要方面

(2010-02-26 12:54:2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想

关于说课的五个主要方面

    1、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说教材,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说清教材内容,即说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与技能和前后教材内容的联系。说清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即简要分析本节课教学在单元教学、整章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本节课的教学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2、说目标(目标包括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等方面)

    (1)说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整章教学要求,说明知识技能目标中不同层次的要求(如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和过程性目标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如经历、体验、探索等)。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评价,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测的行为目标,说明学生学习以后能学会什么,达到什么水平,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

    (2)说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所谓重点,就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的重要之点。它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起着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所谓难点,就是造成学习成绩有差距的分化点,它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而造成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要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定。说课中,既要说清什么是教学重点,又要说出确定它为重点的理由。教学难点要从教材内容、教学过程的矛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综合分析,说清教学难点以及为什么是难点的道理。学生难懂的原因,一种是教材内容较深或概念比较抽象;一种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或基础知识;一种是未能实现相邻学科知识的迁移。

    3、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说教法是要说明怎样教的问题,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说明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首先,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其次,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简,缺乏直观性;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对教学手段的依据,要联系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主要教具的功能等方面作出解释。

     (2)说学法。说学法是指说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简单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教”。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4、说教学程序

    首先,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如课堂怎么开头?新授内容分几个段落?各段落的教学分别是先讲后读再练,还是先练后读再讲?如何使用相关直观教具?如何提问和组织讨论,特别是怎样设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如何突出?教学难点如何化解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各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过渡?如何小结?最后怎样结束?等等。整个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解释教学思路设计的依据。依据的解释要联系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学生的认识规律等方面加以说明。

    其次,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并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教学方法等说出依据。

再次,说板收设计及其依据。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是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特点等加以解释。

    5、说对教学计划的预评估

    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评估,说说教学效果的预测。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预评估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冒出”的代表性的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目标测试的答疑、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预计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