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助残运营商it |
运营商助残是机遇也是责任
“5.17电信日”和紧随其后的“5.18全国助残日”,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
目前,部分国外运营商已经在聋哑人和盲人等特殊通信服务上卓有成效,但我国通信技术在残疾人群的覆盖率远远低于在普通人群50%的覆盖率。这对于我国电信业和运营商而言,是一种压力也是一大机遇。
运营商亟需拓展残疾人电信服务
我国6000多万各类残疾人,平均每五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他们对于电信业务的使用远远低于正常人,而且,他们比正常人更为需要电信业务尤其是通信业务的服务。
通信技术惠及残疾人,这是对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也是残疾人事业全面迈向信息时代的一个新标志。
对运营商而言,创新服务方式,针对残疾人开发特殊的电信业务不仅是拓展业务需要,更是一种公益事业。完善适合残疾人的短信、彩信、视频、语音等人工服务和互联网为一体的通信服务,都是整个通信产业需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和发展难点。
运营商承担普遍服务重任
运营商在残疾人需要的业务上开掘,对运营商而言就是完善普遍服务意识,承担一定的生活责任。在普遍服务方面,欧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在全欧盟范围内以可承受得起的价格为全体欧盟公民,包括残疾人和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提供基本通信业务。
我国电信业正在推进包括无障碍的信息设施技术以及应用,使残疾人能够得到信息化实惠。但是,普遍服务与企业盈利之间存在着矛盾,甚至运营商在一定期间内可能连成本都无法收回。这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对电信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电信监管部门和政府部门可以学习欧盟的经验,为我国6000万残疾人创造通信价值。
推进融合性网诺是根本
由于针对残疾人的电信服务具有特殊性,仅仅依靠单独的移动网,互联网,固网是很难做到普遍服务的。而且,陷入困境中的固网其实没有多余资金来完成普遍服务的重任。促使电信业务向 “宽带的移动化”与“移动的宽带化”的融合,以及电信网、广电网、宽带网的三网融合将是推行社会责任的技术出发点和获得利益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