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监会加强发行监管   斟酌 A股扩容

(2008-05-08 09:45:36)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财经

 

证监会“四招”加强发行监管  A股市场要做强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强调,按照“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深化发行监管的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提升保荐能力、定价能力、审核能力及中介机构水平,助推IPO和再融资的审核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A股扩容的节奏、如何控制A股规模等问题,证监会已经有了一套控制政策。

发行监管“市场化”改革

    中国证监会第十届发行审核委员会于“五一”前夕在北京正式成立,新成立的发审委将履行审核拟在A股上市的公司资格的职责,做好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道闸门”。 
    会上,对于备受市场诟病的新股询价制度,尚福林强调,对询价制度和申购比例都将进一步完善,以抑制过度投机,确保新股申购的公平、公正。而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看齐价格的市场化,因为价格市场化是市场主体行为市场化的决定性因素,要着重加强对询价对象行为的监管,使报价与申购直接挂钩,合理配置网上网下申购比例。
    据尚福林介绍,“进一步完善保荐制度”、“促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和发行监管改革相互协调”和“顺应市场要求,不断提高审核效率”是目前发行监管职责的主推目标。其中,完善制度、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及协调发行和监管直接关系到A股制度建设。由此可见,A股向“市场化”过渡,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市场化”趋向已经是实实在在的过程了。

 

 控制A股扩容节奏

    A股扩容要慎重,要控制扩容节奏。
    目前的A股市场,主要是依据2006年“新老划断”后的新股发行制度扩容而来。其基本特征是建立面向机构投资者的询价机制,同时也形成向机构投资者倾斜的发行模式。一年多来,上百只新股依据这样的方案完成发行,筹资额度也屡屡打破纪录。
    如今,随着市场重心逐渐下移,这些战略投资者没有成为稳定市场的中流砥柱,相反却成为“疯狂”砸盘的元凶。
    对此,证监会也曾邀请部分基金等机构就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座谈。据悉,监管部门还打算从推进网下发行电子化建设和提高小额资金中签率等综合措施完善发行制度。新成立的发审委也将有助于增加在发行监管环节中的透明度,确保投资者新股申购的公平、公正。
                      
A股市场要做强

    可以说,中国证监会近年来每一次新的相关委员会成立,都是为了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使上市公司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运作。今年2月20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而这次又新成立发行审核委员会,也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
    尚福林明确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A股规模。”
    首先,继续推动境内优质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行上市。
    其次,积极推动红筹股公司以及其他境外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
    再次,要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在A股上市。商务部已经于4月22日印发了相关文件,可能将于年内正式推动。
    同时,还要通过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和筛选功能,推动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和重组,推动资源在不同行业的优化配置,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据统计,2007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额达到了7728亿元,其中,IPO融资就达4470亿元,位居全球第一。但是,中小投资者新股申购中签率低、新股上市首日被爆炒等问题依然很严重,已经开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总体上说,A股扩容要又好又快,以此来增强资本市场竞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