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高技术出口第一政府支持隐患美国创业板融资it |
分类: IT评析 |
美国研究者日前发表题为《2007年高技术指数——33国技术竞争力》的研究报告,在分析了33个国家过去15年中的技术表现后,指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出口交易世界第一,但在高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和做大做强的后续道路上,依然缺乏竞争力。
虽然我国的高科技出口依然会面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出口管制和贸易壁垒,但出口交易金额依然是世界第一,显示了我国高科技在成本、运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与2005年相比,2007年高科技企业在生产能力的指标上迅速提升,位居世界第三。表明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技术支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有所下降,位居世界第四。
从生产能力、出口、技术支持三个方面讲,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不断加强。
高科技企业走强面临三大难题
作为我国高技术主要支撑的高科技企业利润也在飞速增长,据德勤研究,2007年中国高科技企业50强在过去三年间,年收入平均增长达到1349%,相比去年的613%增长一倍以上。
但是,高科技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发展依然收到很多的制约。首先,高科技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无论是政策、人才、创新等方面获得的支持少。第二,高科技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发展不稳定。第三,融资难一直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高科技企业一方面难以获得国家的财政支持,一方面由于在国内上市较难,也很难得多发展需要的资金。
政府支持才能解决发展瓶颈
3月24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创业板将在今年内上市。专家指出,创业板的推出,将解决一些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小企业的腾飞提供亟需的资金支持。
但是,高科技企业要想真正的做大做强,只能解决发展需要的资金问题,要想能在激励的科技竞争中获得席位,国家的支持才是最主要的。根据美国的研究报告,中国在国家导向、社会经济基础设施指标中分别位居第22和24,都列在倒数十位行列,显示了宏观层面对高科技、制造业支撑的不足,表明中国开发、生产和营销新技术所需的基础研究能力还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