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母的制备

(2007-02-08 16:47:00)
标签: 转载 
1 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用哪些原料制备酒母较好?

酒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酵成熟醪的含酒分的多少、发酵效率的高低。如果制备的酒母质量低劣,对大生产发酵必然产生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原料的利用率,使产品的成本上升。当然这也和菌种的性能、控制条件、生产管理等有关。在具备了优良菌种的前提下,要制备好的酒母,除了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外,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培养酒母的原料,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不论离开哪一方,都不能制备出优良的酒母。从酒母的制备工艺分析,选择好制备酒母的原料,是制备高质量酒母的前提。

制备酒母的原料,除了应具有满足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素、无机盐等物质外,还必须考虑原料的成本、来源,这样才有利于满足长久性生产的需要量。根据酒精生产单位的经验以及结合常用原料的化学分析,制备酒母的原料以玉米和红苕干为较好。

因为玉米的化学组成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淀粉含量在约63—68%,并含有适宜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蛋白质,其含量为8—9%,当玉米经过粉碎、蒸煮、糖化后,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发生水解,就会产生大量的、能满足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和氮源。除此以外,在玉米的组成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微量的无机盐,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根据资料所介绍,在100g玉米中约含维生素A0.06—0.1mg,维生素B20.1mg,维生素B52.3mg,并含有磷210mg、钙22mg、铁1.6mg。根据生产经验,用玉米为原料制备的酒母,具有生长快,酵母菌体壮数多,有利于保持旺盛的发酵力。所以,玉米是制备酒母的良好原料。

红苕干(白薯干)中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也可作为制备酒母的源料。红苕干中含有淀粉约65—68%,含蛋白质5—6%,用红苕干为原料时,要适当地加入硫酸铵或尿素作为补充氮源。红苕干和玉米原料都能制备出高质量的酒母。

制备酒母的参考配方:

红苕干粉或玉米料若干,加水比1∶4.5—5,硫酸铵0.1—0.16%(使用玉米可不添加),用H2SO4调整pH值至4.0—4.5。

5.2 成熟酒母培养液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在酒精生产中,要满足发酵大生产的工艺要求,应保证足够的酵母细胞数,第一,要求有高质量的酒母,所谓酒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发酵之母。成熟酒母的质量标准,由于各生产单位不完全一致,没有统一的规定。现就多数生产单位的标准归纳如下:

(一)酵母细胞数

酵母细胞数是指每毫升成熟的酒母培养液中所含有的酵母细胞数。准确采取样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酵母细胞必须具有生长健壮、整齐、空泡小、形态正常。且成熟酒母醪中要有0.8—1.2亿个/ml以上的酵母细胞。

(二)细胞出芽率

出芽率是反应酵母菌体细胞旺盛与否、培养条件是否适宜、营养是否丰富的重要标志,主要是反应酵母细胞的繁殖状况,出芽酵母多,表明酵母正处于繁殖旺盛期,即对数期,正好作菌种用,成熟酒母醪中要求酵母细胞出芽率在20—30%,最低不得低于15%,出芽率过低,则应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提高出芽率。

(三)细胞死亡率

在成熟的酒母醪中一般不允许出现有酵母细胞死亡的现象,如发现酵母细胞死亡率在2%以上时,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挽救。

(四)酒精含量

由于酵母在酒母培养液中,不仅是进行大量的菌体细胞繁殖,同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酒精。正常的成熟酒母醪中,一般含有3—4%(容量)的酒精。如含酒精超过5%(容量),酵母菌的生长要受到刺激和抑制。可能是由于培养时间过长或酒母培养液中溶解氧太少等原因,应立即将酒母醪放入发酵罐中,投入发酵使用。

(五)酸度的变化

酒母醪中的酸度,在接种前后一般没有明显的增加。当增酸超过0.2—0.3度时,则醪液已可能受到杂菌污染。通常情况下,淀粉质原料制备的酒母醪酸度为3—5度,糖蜜为原料制备的酒母醪酸度为7—9度。

(六)糖度的变化

酒母醪在没有接种前的糖度,一般为10—12Bx较为适宜。当接种后,酒母醪中的糖度下降为接种前的一半或略偏高一些时,则证明酒母巳培养成熟。即是耗糖率在45—55%,酒母即培养成熟,方可投入发酵罐中作发酵母醪用。

耗糖率计算公式:

n=(Bx1-Bx2)/Bx1×100%

式中:n表示耗糖率或叫外观发酵度;

Bxl表示接种前酒母醪中的糖度;

Bx2表示接种后酒母成熟时的糖度。
(七)杂菌率

有的生产单位采用测定酒母醪中的增酸来判断是否含有杂菌,并粗略估计其程度。而有的生产单位则采用在微显镜下,直接计数,得出每毫升酒母醪中的杂菌数(凡不是生产中专门培养的菌,都可称为杂菌)。质量好的成熟酒母醪中,要求含杂菌率在1%以下,杂菌过多的酒母醪要经过适当处理之后方可使用。

5.3 怎样从感观判断酒母质量的优劣?

判断酒母质量的优劣,如果不借助于化验分析、显微镜计数等方法,仅从感观来判断酒母的好坏,可以从颜色、气味、泡沫、声音、升温、糖降等六个方面来衡量、判断。

(一)颜色

在酒母的培养过程中,酵母细胞从少到多,从嫩到老,此时酒母谬的颜色由深到浅。因为酵母细胞本身是乳白色,酵母细胞增殖越多,则酒母醪颜色越浅。但往往酒母醪的颜色变化又与原料的种类、糊化、糖化等处理有关。糊化率低时,醪液颜色也浅,糊化率高时,醪液颜色就深。所以,以颜色判断酒母质量的优劣,往往易受到原料处理、存放等方面的影响。

(二)气味

较好的酒母醪,在培养过程中具有较浓的、清新的二氧化碳气味。当具有较浓的糖味时,则表明酵母菌生长不旺盛、细胞太少或已衰老。如果有过重的酸臭味,温度又偏高,则表明酒母醪有可能被其它杂菌污染,必须立即进行处理或重新制备酒母。当确认污染后,方可将此酒母醪加热煮沸至100℃以上灭菌,然后作发酵醪用,送入发酵罐发酵。

(三)泡沫

好的酒母醪表面有持续不断的小气泡快速上升至液面,使醪液表面发生较为强烈的振动,成为沸腾状态,并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和泡沫,这时表明酵母生长旺盛,如果酒母成熟时,泡沫较少,气泡上升缓慢,则说明酵母细胞数少,生长不旺盛或酵母已衰老。但泡沫的多少也常受菌种的性能、原料种类和糊化率等的影响。

(四)声音

好的酒母醪,当培养进入生长旺盛时期,由于细胞中产生大量的CO2气体,不断从醪液中喷出,若一旁细听时,会听到均匀的沙沙声(主要是由于气泡之间的相互撞击而发出),声音越强烈,酵母生长越旺盛,巳衰老或生长不旺盛的酒母,发生的声音比较微弱,且间断而不均匀。

(五)升温

酵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进行糖的同化、物质代谢时,要放出大量的能量。如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发酵产生酒精时,要放出约54kcal的自由能,其中有30kcal左右的自由能以热能的形式转入发酵醪中。酵母菌完全进行有氧呼吸时,则要产生大约688kcal的热能。这些热量传入酒母醪中,就会引起醪中温度上升,放热越多,表明酵母生长越旺盛、繁殖速度越快。所以,检查酒母醪温度变化情况,若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也可判断酒母醪中酵母菌的生长情况。但必须注意,往往温度的升高与其它因素如室温、漏蒸气等因素也有关。酒母培养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2℃,否则会出现酵母菌过早衰老和引起杂菌污染。

(六)糖降

酒母中糖度的下降速度与酵母的生长有关,一般说来,在没有污染杂菌的情况下,糖降越快,表明生长、繁殖越好,酵母细胞数越多,反之则表明酵母细胞数少,生长、繁殖速度慢或被杂菌污染等。

5.4酒母培养出现不正常情况怎样进行处理?

酒母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一般有酵母细胞繁殖速度太慢和杂菌污染。现就这两个不正常的情况形成因素和处理办法简单介绍如下:

(一)影响酵母细胞的繁殖速度因素及其处理办法。

1.影响因素 正常的一级培养酒母,一般培养18—24小时,就可成熟,酒母醪中的酵母细胞数,则可达到工艺规定的范围。如果超过正常的培养时间,酵母细胞数仍不能达到工艺指标规定的范围,则表明细胞的生长受到了抑制,其它因素对它产生了影响。根据经验,往往引起酵母细胞繁殖过慢的主要因素有培养温度过低、酒母醪中营养物太少或糖度太高、醪中pH值太低、接种量太小或接种时间不当,酒母质量低下等。当采用通风培养酒母时,还可能由于风量太小所致。

2。处理办法 复查酒母醪中的准确温度后,进行调整,把温度控制在28—30℃或略偏高1—2℃。当查明确认是由于醪中缺少营养物质时,可适当补加新鲜的、具有丰富营养的糖化醪,再加入适量的硫磺铵或尿素,以补足其中的碳源、氮源、生长素等营养物。当查明是由于酒母醪中糖度太高所引起时,应调整其糖度,把酒母醪中的糖度控制在10—14Bx以内。因为糖度过高,不但不能被酵母菌很好的利用,而且糖还要对其产生抑制,增大对酵母细胞的渗透压,从而影响酵母细胞的繁殖速度。

取样分析酒母醪中的pH值,当发现醪中pH值低于3、应用氨水来调节pH值,使pH值保持在3.8—4.5以内,若pH值低于这个范围要抑制酵母细胞的繁殖,若pH高时则易引起细菌侵入。

当采用通风培养酒母时,要保证每小时每m3的酒母醪有12—30m3的无菌空气供给。其次,当酒母接种时,若不是处于酵母生长的对数期接种,或不通风培养接种比小于1∶10时,也会影响酒母的成熟时间,这时可再加入生长旺盛的酵母细胞进行培养。

(二)杂菌污染的因素及其处理办法

1.污染因素 酒母醪杂菌污染的主要因素在以下几个方面,原菌种不纯,培养酒母的设备、管道及原料灭菌不彻底,违章操作,酒母培养温度太高,pH不当,培养时间过长等。当采用通风培养酒母时,还可能由于空气净化系统失去作用,带入杂菌而污染。

2.处理办法 加强工艺管理,避免杂菌污染,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办事,加强对设备、管道、酒母培养的配料,空气净化系统的灭菌,使培养酒母的环境基本上能成为无菌状态。控制好适宜的温度、pH值,保证正常的培养时间。
对于已经污染,但不太严重的酒母醪,可加入一定量的H2SO4,采用以酸治酸(即降低酒母培养液中的pH值,以达到不抑制生产用菌种的生长,而又能抑制杂菌生长的酸化环境,就是所谓以酸治酸)的办法。H2SO4的添加量,可以通过取样,做小型实验,来控制p量值(常控制在2.8—4.0之间),以测得一定体积的添加H2SO4量,或者控制一定的酸度来确定添加量。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可参照第九章,生产常用的物料计算。以酸治酸的原理是根据酵母菌和杂菌具有不同的起始生长pH值。如酵母菌最低可从pH值2开始,而其它杂菌一般需要pH值最低为4.0。这样控制

一定的pH范围,可使杂菌不能生长,而不影响酵母菌。

当加入H2SO4后,可保持作用2—4小时,然后再加入生长旺盛的酵母菌和新鲜无菌的酒母培养液,进入酒母培养罐中,随后进行偏酸性、偏低温的培养,一般将pH值控制在3.0—4.0之间,温度在25—28℃以内,待酒母检查变正常后,即可进行常规培养。

对于污染严重的,就必须重新制备酒母,可将污染的酒母醪进行彻底地煮沸灭菌后,送入发酵罐,作为发酵醪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