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2013年教育部审定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3-25页例6、例7。这两例都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乘法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6前,我先采取让学生自己看“猪八戒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分西瓜”的图画故事,从而引出0÷3=0的道理,然后我出示了0÷5=□引导学生思考:哪个数和5相乘得0?学生通过做除法想乘法的方式,自己可以完成书本0÷2=□,0÷8=□。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发现“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此基础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5。所以学生再次将刚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接着例6的教学,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后列出算式。在解答题目之前,我先让学生不计算来判断商的最高位在哪?商是几位数?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判断,明确了“0”的占位作用。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我要求学生翻开书本细看例题,理解“208÷2”笔算的整个过程,从而加深对“0”的占位作用的认识。
对于例7的教学,我则采取的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进行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更优化。
讲完这两个例题后,进行知识巩固与应用。有些学生在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往往忘记先商0,等到做完发现商的位数不对,又在末尾添0,造成结果错误。此刻,我强调要求学生:落一个数就要写一个商,不够除要立刻商0,这样学生才不会漏写商中间的0。最后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不管“0”商在什么位置,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不够除要商0,二是0除以除数直接商0。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是思维拓展,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附: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儿歌
整数除法高位起,
除数一位看一位;
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
不够商1不能跳,
商“0”要写不可少;
每次除后要比较,
余数要比除数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