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w690/001spY1Dzy6QqSnwVJa04&690
(2015寒假书目之一)
说它是个瓶颈期,其实并不准确,确切地概括,这个瓶颈完全属于我的内心,一个妈妈不自觉的焦虑。
焦虑也有潮涨潮落,时而被它占据,生活似乎都变得焦糊,俏妞在我的眼中也缺点毛病一堆,时而它褪去无踪,生活就此艳阳高照,俏妞在妈妈眼中恢复婴儿般可爱,与焦虑的私人恩怨起起伏伏,战火一不小心就燃到了阅读上。
妞在阅读上是个不折不扣的杂食家,虽然她也有偏好,但往往特质就是来者不拒,家里的书籍堆满各个角落。
一直很享受拥着妞共读的岁月,甚至私心企盼这段日子能延续得更久,但随着娃进入小学进入二年级,心又开始了那份躁动。
http://s11/mw690/001spY1Dzy6QqStci9Aca&690
(2015寒假书目之二)
妞在一年级时拼音拼读的一般,自然对拼音的读物也不甚感冒,我想一切顺其自然,也没有给她的拼音拼读加码,因为它毕竟只是一种工具,会随着利用的增多而生巧。
可以欣喜的是,妞的识字量在不知不觉间骤增,很多书她都可以囫囵吞枣看了。我怯生生地担心自己跟她共读的权利被剥夺,好在妞依旧喜欢偎着我听我不生动的声音讲故事。
持续了一年的时间,妞常常自己捧着书看,更多的是柯南和科学漫画书,纯文字的书她看得寥寥。
这时,有个小人儿趁着我的心隙钻了进来,它叫“别人的孩子”——同事家的男孩早就自己捧着大部头的书在啃了;朋友的孩子那么小也开始自己读纯文字书了……心挑起了战鼓。
http://s10/mw690/001spY1Dzy6QqSECMIx99&690
http://s4/mw690/001spY1Dzy6QqWs1DvJ43&690
(2015寒假书目之三)
这个寒假,原本购买大师绘本的计划搁浅,老师列的书单也没有心仪的书,杂乱地买了一些绘本读,中间穿插进几本文字书,忽然发现:自己怎么进入了读书困惑期。
其一,因为妞已经是第二遍听《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对历史人物越来越感兴趣,跟她沟通,买回了《三国演义连环画》,但看了四本后,发现里面的文言成分干扰了孩子的阅读,我有时读了一段,她会突然说没懂;
其二,绘本虽好,但大部分图多字少,越来越难以满足小人儿现实需求。有些题材对于她来说,很感稚嫩;
其三,那天读《借东西的小人儿》,因为开篇第二章节里出现的孩子人名复杂,语言叙述插入性话语偏多,如果是自己阅读,自会分清楚哪句是哪个人所说,但对于我语调平平地读出来,妞就多了困惑。想起去年读《屋顶上的小孩》,妞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沉淀了一下,我思考,是不是在孩子自主阅读的路上,我把步子迈大了,有点急功近利,无论什么,都有它发展的规律和顺序,即使妞的阅读年龄比同龄的孩子大,她对各种口味并收,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完全能够跨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他们的心理特征,必定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书籍,只是我忽略了,没有完全从孩子的心灵和需求出发,更多看重的是我的需求。
妞的书包里同学送给她一本《查理九世》,她知道我说过这类的书妈妈不会买回收藏,自然不粘着我跟她共读,所以这个过程,她应该自己消化了,在我惊喜看到她能读那么厚的一本书的同时,我心里酸楚,在读名家名著和读孩子自己心仪的书之间,到底是表面的书目重要还是透过表面孩子的情感需求更重要,或许这次书只是一个外壳,下次又是另外的外延,我是否真切地体会到了孩子的内心呢?
马上下单,给孩子最近一直嚷着要买的书或买来或借来,听到孩子发自心里的欢呼是长久的幸福。
http://s6/mw690/001spY1Dzy6QqWEDtv785&690
http://s14/mw690/001spY1Dzy6QqWHT3sh1d&690
预读书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