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版《蓝精灵》让70后辣妈望而却步

标签:
《蓝精灵》3d不宜观看影响视力心理注意力12岁以下育儿 |
分类: 育儿感悟与困惑 |
http://s8/middle/4fa2a52dh7777a32540a7&690
对《蓝精灵》如此眷恋的70后辣妈,怎会毅然决然地放弃看3D影片《蓝精灵》呢?
捧回蓝精灵的动画片和书籍,俏妞对它们的认知由浅到深,感情由深再深,当得知《蓝精灵》的电影即将放映时,我也缩小成一个小孩子,又有了小时候等待着盼望着过年的心境。可得知是3D版时,心凉了半截。
http://s10/middle/4fa2a52dhaaac79130229&690
第一次领俏妞看3D电影是今天初春的《里约大冒险》,无以伦比的色彩和立体效果果真是只有3D这种形式才能展示出的,可小人儿没看几分钟就摘下了眼镜,甚至不顾片子的模糊,坚持看2D的感觉,那时就感觉自己失误了。100多分钟的影片看完,小妞没少说眼睛疼。
对《蓝精灵》的感情太过执着,在几经考虑后,还是决定带上俏妞去看这个3D版的,暗忖也不是总看,对小人儿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坏,可看了一则报道让我彻底绝了这个念头。
文章在导语部分就指出:全球范围内对于3D片可能引发视力、精神问题以及一些平衡系统的临床病变,已经开始受到关注。
读罢整篇,我想:这绝非骇人听闻。长时间观看3D电影对于成人来说,除了频频调焦让眼睛感到疲惫、产生的动感让人眩晕、强刺激可导致青光眼和闪光诱发光敏性癫痫等几大罪状外,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可小觑。
(1)
看3D片,可能影响眼睛正常发育。
眼结构的发育期:自出生~3岁。
人的立体视觉,3岁以前尚未发育好,只有到5岁以后,才发育完全。
眼功能的发育期:4~13岁。
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儿童眼生长发育有很大的易变性,而这些变化中最主要的是屈光系统的变化,这就造成了眼的可塑性。
若让儿童以左右眼不同影像实现3D效果的做法,让眼睛不断地运动眼睛的肌肉,紧张地,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晶状体以变换焦距,对其眼睛发育存在潜在影响,很可能会造成斜视、弱视等。
(2)心理
有研究指出,过度的声光刺激会引发幼儿不良反应。
“这不是熊猫阿宝!爸爸我们快点回家去吧!”一位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家看影碟,喜欢上了熊猫阿宝。但当爸爸带他去看3D版《功夫熊猫2》时,刚开场不久,他就坐不住了。
一位海外的电子艺术研究者曾拍摄记录了四五岁孩子盯着电视机时的表情,结果发现,10分钟之内,孩子的脸变得近乎“痴呆”。
研究者解释说:“快速切换的镜头,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信息输入过度,迫使大脑‘过载’。对于孩子,信息爆炸的视听刺激,就像将白纸在瞬间染成黑色。”
(3)注意力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不适宜长时间地看3D电影。
孩子的注意力,因年龄段不同而有差别。一般情况下,5-6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分钟;7-8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8岁以上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30分钟;初中生、高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30-45分钟。
如果带较小的孩子看100多分钟的电影,会引起孩子的烦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