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遗产日房山区水峪村文化中国梦 |
6月14日,在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北京市房山区水峪村获得了200万元资金。这笔钱将用来修缮村里面东街、西街两座瓮楼之间的瓮桥。这个行动标志着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程的启动。
水峪村是今年年初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北京市目前已拥有五个被列入保护名单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200万元用来保护一段历史,虽然钱并不多,但毕竟有了一笔专项用于保护的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保护历史文化名村,是一个近年来被文化界人士大声疾呼的话题。著名作家冯骥才2012年在“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上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他的原话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所以存在的自然村是‘巨量’的,但近年来消失得太快了,在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引起我们从两个方面思考这个话题。一是,已经消失的这90万个自然村里,有多少个可以被称为”历史文化名村“?即使按百分之一计算,也有9000个,那么这9000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包含着多少传承下来的文化信息,都在这10年间让推土机推掉了,都永远地灭失了,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损失?没有人统计,也已经无法统计,剩下的只有冯骥才们的嗟叹。另一是,现在还幸存的270万个自然村,是不是也在面临着随时“被消失”的命运?这个不好说,谁也无法预测,但被消失的可能性不小。
自然村的消失,历史文化名村的消失,是在“发展”的名义下产生的历史现象。多年来,不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恶果,有我们看得见的污染,有污浊的空气、变色的江河水以及混乱的城市空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文化信息的灭失。如果我们从这个话题再延伸评论,应该还包括北京难以计数的胡同的消失。文化名人故居、有故事的胡同,已经逐渐被“发展”所湮没,浮华取代古朴,这已不可逆转。
我们赞赏北京启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工程。“记得住乡愁”需要有村落作为载体,而中国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GDP年增长多少,它更深远的内涵,是中华传统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因此,记住传统,尊重传统,保护传统,这是保护好和利用好传统村落的真正意义。
水峪村是今年年初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北京市目前已拥有五个被列入保护名单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200万元用来保护一段历史,虽然钱并不多,但毕竟有了一笔专项用于保护的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保护历史文化名村,是一个近年来被文化界人士大声疾呼的话题。著名作家冯骥才2012年在“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上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他的原话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所以存在的自然村是‘巨量’的,但近年来消失得太快了,在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引起我们从两个方面思考这个话题。一是,已经消失的这90万个自然村里,有多少个可以被称为”历史文化名村“?即使按百分之一计算,也有9000个,那么这9000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包含着多少传承下来的文化信息,都在这10年间让推土机推掉了,都永远地灭失了,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损失?没有人统计,也已经无法统计,剩下的只有冯骥才们的嗟叹。另一是,现在还幸存的270万个自然村,是不是也在面临着随时“被消失”的命运?这个不好说,谁也无法预测,但被消失的可能性不小。
自然村的消失,历史文化名村的消失,是在“发展”的名义下产生的历史现象。多年来,不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恶果,有我们看得见的污染,有污浊的空气、变色的江河水以及混乱的城市空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文化信息的灭失。如果我们从这个话题再延伸评论,应该还包括北京难以计数的胡同的消失。文化名人故居、有故事的胡同,已经逐渐被“发展”所湮没,浮华取代古朴,这已不可逆转。
我们赞赏北京启动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工程。“记得住乡愁”需要有村落作为载体,而中国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GDP年增长多少,它更深远的内涵,是中华传统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因此,记住传统,尊重传统,保护传统,这是保护好和利用好传统村落的真正意义。
前一篇:写给北京新机场的几点寄语
后一篇:精神·元素——访日印象(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