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科研经费研究伪命题是不是普遍现象
(2012-07-11 23:18:58)
标签:
科研经费净资产总值美国家庭研究财经 |
针对此研究成果,专业人士评价说,单纯调查中国家庭净资产总值,无论抽样过程多么科学合理,都会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命题。
笔者同意专业人士对这项研究的评价。把它定性为伪命题,恰如其分。因为这样的研究,除了一大堆研究者可以借这个课题花掉一大笔宝贵的科研经费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尤其是把中国的数据和美国比,就更显得没有意义。通过此事,我们更想探究的是,中国高校拿科研经费研究没有意义的伪命题,这样的事例是不是带有普遍性?如果是,那么谁来管?
把中国家庭净资产总值当作课题研究,而且把研究出来的数据同美国的数据比较,然后得出结论表示中国家庭比美国家庭有钱,中国家庭已经越过小康跨入富裕之列,我们说这样的逻辑推理没有意义,理由一是中国的总人口数与美国没法比较,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以上,家庭总数量绝对高于美国,因此家庭总资产净值高于美国,是很正常的;二是美国社会福利、失业养老、医疗保障比中国健全,中国家庭的存款用途与美国有很大不同,这众所周知;三是中国高涨的房价使中国家庭的净总资产暴涨,但这与拥有住房的百姓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太大联系,而美国房价与2007年相比至今已下降了近30%,但美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30%。
由此联想到中国科研经费的使用。讲究投入产出比,是花钱的一个基本方式。除了必须的吃穿用消费类支出,其他的一切都应讲究投入是为了产出,是小的投入尽可能有大的产出。我们手头没有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科研的经费投入数目,但我们可以从上述那个被人称为伪命题的科研项目,推断中国用大量科研经费搞伪命题研究的,也许不在少数。伪命题有多种类型,像上述那个家庭净资产总值的项目,属于一个根本无需研究的课题,特别是把研究数据和美国比,就更显牵强。大量的人力和巨额的科研经费用于伪命题,既是对财富的浪费,也是对生命的浪费,同时其荒唐的研究成果,更无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科研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美国的发达,对科研的依存度很高,基础理论根底雄厚,应用科学实用有效,造就了美国以小的投入获取大的产出,头脑风暴造就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等实业巨人。中国科研有钱,但别走歪路。
前一篇:“捉放石”之事不能不了了之
后一篇:防灾是城市发展管理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