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中国佛教协会一诚老和尚曾经语重心长的说过:“现在佛教界缺的不是寺观,而是缺乏持戒修行、有正知正见与正悟的修行人。”
人的精神人格需要更完善并更需要努力的趋向宗教精神,人成则佛成,外在的为人处事,内在的心理冲突和症结,如果能够很好的调协,将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和障碍。
根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精神病患者总数达1600万,比例超过全国人口的1%。
对于目前存在的各种实际情况,对在家出家人修学前的修养考察与心理考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如:对信仰动机和基础文化水平进行了解,进行心理测试,进行精神病(包括家族和个人精神病史)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全面体检,充分说明相关戒律的戒体戒相。同时也要强化常规考察:一是学修考察;二是见地考察;三是身体考察(如个人比较大的疾病史)。
目前世界上的种种禅修,内观中心,在正式传授禅修与内观法等时,都会进行种种心理咨询,以进一步考察学习者的资质,因材施教,更排除暂时不适宜学修一些方法的人,将相关的障碍降到最低。
下面是泰国影响比较大的法身寺专门的19项心理测试题,大家可以对照以下内容进行比照。
1、我因烦恼和焦虑不能入睡;
2、我觉得失落或者苦恼;
3、我因为紧张、压力或者不安而不能够正常做事;
4、我有高昂或者低沉的情绪;
5、我不想见任何人;
6、我有偏头痛;
7、我觉得不快乐或者沮丧;
8、我对人生觉得失望;
9、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10、我觉得心情躁动不安;
11、我觉得自己不能够集中注意力;
12、我觉得身心疲惫以至不能够做正常的事情;
13、我对任何事情感到厌烦;
14、我的心脏激烈跳动(运动除外);
15、当我失落或者失败时,我的声音、嘴唇或者双手会颤抖;
16、我担心或者担忧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失误、失败或者过错;
17、我的头部或者肩部疼痛;
18、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或者遇到陌生人、陌生的事,我觉得紧张;
19、我觉得眩晕。
对这19条内容,受测试者都要明确写明有没有?是有时有?经常有?还是总是有?通过这样比较详细的测试,就把心理反射、意识、情绪、思维、无意识等心理学的重要内涵都包括了,通过这样的测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相关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就比较容易了。当然,能够进行更多的症状和人格测试,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患者的实际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