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更好地与孩子进行心理交流

(2007-11-23 16:22:11)
标签:

育儿/亲子

教育/心理

生长发育

佳亿家/儿童

分类: 专家文献
佳亿家特约专家: 余轶非
 
    要想和孩子进行心理交流,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其中包括婴幼儿期三个阶段。 
    婴儿前期,0-1岁,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也就是父母要及时回应孩子的各种要求,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是安全和可以信任的。当孩子饥饿时,要能及时给与食物,当孩子大小便时,要及时清理,保持身体的干燥。当孩子向你微笑的时候,你也要向他微笑;当孩子凝视你的时候,无论你有多么重要的事,请把你的目光留给他,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在借着你的目光和世界建立联系。曾经有个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观察,把两个婴儿看母亲的目光以及母亲的反应分别录下来,研究她们的反应对婴儿的心理发展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一位母亲总是以微笑和鼓励的目光回应孩子,同时轻抚孩子的身体并和他轻声细语地说话。这个经验让孩子学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能得到回应的,后来的发展显示他成为了自信的婴儿,敢于探索未知的世界,既能一个人玩得很好,也喜欢和人接触,并且乐于和朋友、父母分享自己的快乐。另一位母亲却无视孩子的注视,过不了多久,婴儿就放弃以动作获取妈妈的注意,最后学会了自己一个人玩,但显得了无生气,对什么都没有多大兴趣。 
    婴儿后期,1-3岁。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建立自主感。父母会发现自己的乖宝宝突然变得不听话了,动个不停,总是和父母的要求起冲突。其实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抓、爬、走、说话),想要了解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究竟能对这个外部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也就是体会自我控制感。如果这时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给与足够的空间,同时树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孩子就容易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长大后不会成为轻言放弃的人。反之,父母过分溺爱或过分控制,都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容易成为懦弱害羞的人。 
    幼儿期,4-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自我意识增强,想要探索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父母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想要笨拙地做事或给大人帮忙,如果父母能够容忍孩子行为的笨拙和不完美,给与足够的鼓励,孩子就能够发展出主动性行为,上学后更容易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靠父母督促。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什么样的爱能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是需要学习的。所谓好的心理交流,就是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心理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