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手册

标签:
教育杂谈文化健康情感 |
翻阅健康杂志(Health), 看到有一篇关于电影《分歧者》(Divergent) 女主演谢琳·伍德蕾(Shailene Woodley)的采访。
以前看过她与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合演的《后人》(The Descendants), 当时就觉得表演到位, 印象很好。结果, 这部片子获得了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 年仅20岁的谢琳·伍德蕾也因此片获得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配角提名。
读完这篇专访文章, 让我对这个90后产生了兴趣 - 这个小姑娘靠什么居然在竞争激烈, 压力巨大的好莱坞圈子里, 能够保持自我, 非常清醒地生活呢?? 采访中谈到阅读,她提到了她受益匪浅的三本书。其中之一, 正是我要给大家推荐的米格尔·路易兹的《四个约定》(“The Four Agreements”– Miguel Ruiz), 我也希望我们大家跟她一样受益。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经济高速发展, 我们努力奋斗, 拥有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为什么我们身心交瘁? 甚至比以前还不快乐, 更加纠结, 更加没有安全感呢?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始终没有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只有看清本质以后, 我们才知道该如何地去生活。
生活其实就是关系。 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里阐述人类面临解决的三大问题,且顺序错不得。在我看来就是解决三大关系的问题, 即: 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
第一: 人与物质的关系, 是我们年轻的时候(二十岁与三十岁之间)要解决的。每一个年轻人, 都希望通过努力学习, 拼命工作, 充分地享受物质。简单地说就是追逐名和利。如果不能正确看待与物质的关系, 与工作的关系, 认清名和利到底意味着什么, 那人就容易变得虚荣心强, 嫉妒心重, 焦虑不断, 很不快乐。甚至有些时候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 不择手段, 无视道德的底线和法律的约束, 做一些后悔莫及的事情。
第二: 人与人的关系, 是我们中年(三十岁与四十岁之间)要解决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与周围的人发生着关系, 如何与父母, 配偶, 儿女, 兄弟姊妹, 朋友, 同事, 邻居甚至是陌生人相安共处, 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果我们带着爱,善良和宽容, 拿出智慧和勇气, 把这些关系都理顺了,那日子一定是开开心心的。
第三: 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 是我们进入老年前(四十岁与五十岁之间)要解决的。能否诚实地面对真实的自我, 坦然接受失去, 接受衰老是与自我和平共处的关键。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从容, 淡定,充实, 自在, 有自知之明地生活着, 慢慢地, 优雅地老去。
如果我们把这些关系解决好了, 我们的生活就会少冲突, 少不安, 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挣扎, 那么多的恐惧。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享受生活应该带给我们的快乐, 宁静与幸福。
这本《四个约定》就能教给我们处理好各种关系的技巧, 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 让我们获得智慧, 帮助改变我们的生活, 带给我们自由, 幸福和爱的全新体验。
我称这本小书为 "快乐手册", 摘要如下:
第一个约定: 不妄作评判 (Be impeccable with your word)
说话要公正客观。不说违心的话。不说对自己不利的话。不说别人的闲话。把言语的力量用到真和爱上去。我们必须开始要懂得语言的内涵和功用。一旦你理解了第一个约定,
你会发现生活在改变,你开始善待自己, 继而善待他人, 尤其是你心爱的人。
勿要随意评论, 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做到语言表达完整, 言简意赅。不说违背自己心意的话, 同时远离流言蜚语。朝着事实和真爱的方向, 发挥语言的力量。
第二个约定: 不受别人影响 (Don’t take anything personally)
别人所做的事, 没有一件是因为你才去做的。别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他们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投影。不受别人言行的影响,
你就能减少许多无谓的痛苦。我们为什么会受伤?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
我们知道了“语言”的魔力。并且知道了, 人们是如此的喜欢滥用“语言”来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于是, 我们还需要那样“认同”别人的语言吗?
第三个约定:
不作假设 (Don’t make
assumptions)
鼓起勇气提问。把你真正想说的话表达清楚。和别人沟通得越清楚,你就越能避免误解、伤心、或闹剧。单只这一个约定就能彻底改变你的生活。我们“揣测”别人,
结果造成我们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累。
我们也“揣测”自己, 结果造成自己内心很多心理矛盾与冲突。
你会发现, 我们喜欢“揣测”的本质之一, 是对自己价值与存在的不自信。于是, 我们往往就像兔子一样, 那么容易受到别人和外界的“惊吓”, 而事实上往往, 都是我们自己“惊吓”自己。
第四个约定: 行动、尽力、投入 (Always do your best)
你所能尽的力并不是时时都一样的。健康的时候, 你能尽的力就比生病的时候要多。只要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力而为,
你就不会在事后自我审判、自责或懊悔。它要求我们行动起来, 凡事尽力而为!
无论身处何境, 都要尽力而为, 但不要追求完美。
这本小书, 内容简单易懂,是可以实践和贯彻的。如果我们赋予行动, 尽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遵循这些约定, 那么我们的身心一定会发生变化, 会让我们重新做回自己生命的主人。
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