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元代雕塑家——刘元

(2015-08-15 06:18:26)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元代雕塑家——刘元作者:khair
简介
    古代雕塑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雕塑大师刘元,竟使元代的雕塑艺术达到了峰颠,其作品,一直被后代当作鉴别元朝绘画、塑像乃至古建筑的代表。

编辑本段生平

     刘元(约1240-1324年),字秉元(又称刘銮),今天津市宝坻县刘兰庄人。他从小聪颖好学,后来考取了功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监卿等。他学识广博,绘画雕塑兼长,尤其是他那传神的雕塑作品,在元朝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堪称一代典范。清代康熙年间编辑的《日下旧闻》载:“京师像设之奇古者日刘蛮塑。”说者疑銮与元音相近而误。当时京都许多庙观塑像出自刘元之手。考郝伯常《陵川集》:“燕有四贤祠,其像塑自刘銮。”刘元、刘銮及刘正奉。均是一人,因刘元曾任“正奉大夫”,古人也称刘正奉。说他的雕塑在当时是最著名的了。“正奉塑像,虞文靖特为作记。”《元史·方技传》云:“有刘元者,尝从阿尔尼格学西天梵相,亦称绝艺。”下云:“元字秉元,蓟之宝坻人。”清乾隆年间编撰的《日下旧闻考》记载:“玄都胜境在弘仁寺西,建于元,相传为刘元塑像。正殿乃玉皇大帝,右殿塑三清,仪容肃穆,道气深沉,左殿塑三元帝君,上元持簿侧首而问,若有所疑,一吏跪而答,甚战栗,一堂之中皆若悚听严肃者。神情动止,真称绝艺。”刘元堪称雕塑一杰。
    北京西安门里府右街北口有一个很小的胡同地名--刘兰塑,又叫刘銮塑。胡同虽小,名气却很大。据说这里原是元代天庆观旧址,天庆观的神像都是刘元所塑,自古至今,十分出名。《天咫偶闻》记载道:“天庆观在毡坛寺南,俗称刘銮殿,神像皆出元刘正奉銮手今已颓败零落,蔓草塞门,过者瞻望太息。”据有关史料记载,刘銮殿内有真武庙。所说“玄都胜境”即天庆宫,因内有刘元雕塑品而得名“胜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赐名“天庆宫”,“前殿额曰泰钧,后殿额曰统元。皆皇上御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御制《天庆宫像元刘銮塑诗》:南雕北塑古所传,大神塑犹存元。名手刘姓元与銮,东狱搏换称元贤。兹天庆像銮坯埏,栋宇剥落像巍然。呵护丁甲其敢延!为新栋宇丹获鲜,像佛增易如故焉。是日路便展礼虔,高居上帝绛节翩。侍臣仪从飘乎仙。曹司聋哑解事艰,斯作典欲为其难。以神喻人至理存,一洁矩乃为心寒”。刘元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殊才。
    刘元少年时候就当上了一名道士。为了学艺,他长期侍奉一位掌管朝延符录图谶的青州杞道录(姓加职务的称呼),并拜杞为师。杞道录传授给他多种艺术,雕塑、绘画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不仅能独立操作,给许多名刹塑像,而且还能领作。当时就已经是一个很出名的人物了。至元七年(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令阿尼哥监修北京护国仁王寺,并招奇工来从事雕塑,有人举荐刘元,被世祖忽必烈采纳,刘元参加了这项工作。就在这里,又向阿尼哥学习塑造西天梵像艺术,即印度塑佛法。阿尼哥是忽必烈的匠人总管,称为国公。刘元很快学会了阿尼哥的造像艺术。
    此后,刘元给元朝两都,即上都(内蒙古多伦县东闪电河北岸)和大都(北京)的大庙塑铸了许多名像,都是非常精采的。被赞为“西天梵像神思妙合,栩栩如生令人叫绝”。号称“天下节与比者”。特别是他为上都塑的三皇像,尤显技艺高超不流时俗,最为精碎。有学识的人都以为他的造像艺法是得自三圣人之精妙。因为这个,皇帝曾两次赐宫女给他做妾,官封“昭文馆大学士”,还给他增加了下属人员,皇帝出行,必有他跟随。并奉仁宗皇帝上谕:非有旨,不准擅自为人造像。也就是说,刘元给谁造像,须皇帝批准。
北京朝阳门外,以前有座东岳庙(今公安部处),用来祭祀东岳天齐仁圣帝(泰山神)的,一直到前几十年还安在。那里塑像就十分出名。庙虽几重建,塑像却依然精采。庙里有阎王殿,有狰狞的恶鬼塑像,像下装着轮子。塑像下的地是空的,连着轮子。游人推开殿门,跨进门槛,一脚踏在塑像前的地上,塑像便突然旋转到你身前,抡起手中的白粉口袋,打在你身上。如无思想准备,便会吓个半死。所以人们说起东岳庙的塑像,大有谈虎色变之感。据《宝坻县志》(乾隆本)记载,东岳庙的塑像是出自刘元之手。他把泰山神塑得“巍巍然有帝王之度”,他把侍臣像塑成“忧深思远”之态。然而,刘元在打算做侍臣像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就干。而是经过了周密的构思,包括到禁宫中查阅资料。他在图画里恰好见到了唐朝魏征像,高兴的惊呼:“找到了,找到了!我如果不塑成这个样子(指神态),就别叫侍臣像。”于是,他急奔庙内,做起了侍臣像,当日即成。接着士大夫们的尊敬心情都来观像,一个个仰着头转着圈地看,无不赞叹元之绝艺。事隔一百多年后,(明朝正统年间),有位侍臣住在庙里看元所塑侍臣像,看得入了迷,果然在像前呈“忧思深远”状。使刘元所说的“不塑成这个样子就别叫侍臣像”这句话,奇迹般地应验了。

编辑本段个人成就

     刘元所塑西番佛像,多系密像,更为新奇、高超,亦称绝艺。不过既在当时,一般人们也是很少见过的。刘元塑像自吸收印度尼泊尔的造像手法之后,使他的雕塑技艺有了更高的成就,几乎件件都是精品。尤其是在脱空塑上贡献极大。他塑像时,先按所设计的神像大小、形状,用铁丝绑好架子,然后将和好的泥给神像“长肉”,视干湿程度按部位加工,经过精雕细刻做成偶像(即泥胎)。再把准备好的多层绸布裹在“肌肉”上,然后涂漆,等个时间之后则开始搏捏,去掉泥土,再行细致地整理、彩绘,最后涂上真金。此工序叫做“搏换”,俗曰“脱活儿”,至今北京还有这句俗话。
     他把密教的雕塑技术和中国的雕塑手法结合起来,使中国雕塑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给明清各代的雕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刘元塑像的作品风格、特点是什么?根据记载和对作品分析,试述为:造型精美,比例匀称,面部表情神气而生动,丰富而深刻。腰部细长,希腊鼻子,栩栩如生,不流时俗。可惜的是刘元的塑像传到后世的很少,现在几乎绝响于人间了。因为塑像不比绘画易于流传,他的同时人虞集花《刘正奉塑记》中就曾对此有感,在张彦远的《名画记》中,记录画人数十名,而塑像者仅一、二人。说道:“良画可传玩,模拓久远;塑者滞一处,好事识者或不得而观览,使精艺不表白于后世,诚可慨也。”当时他已意识“塑”之不能致远传久,但却未考虑到后代的大量破坏,否则那感慨就更多了。
     刘元一生从事雕塑艺术近六十年,活动范围很广:山西内蒙古河北易县和固安县,北京白云观、广济寺,香山和京西翠微山大悲寺,天津市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像)及东关外的东岳庙,都有刘元手迹。虽说现在已不多见,但仍有山西省晋城市玉皇庙内二十八宿神像,如今大都保存完好。每个神像的身上,在不同的位置都附着一个不同的小动物,非常生动,确使国内外游人叫绝。这些塑像当然出自刘元之手。证以《二十八宿歌》:》......举枚上下一一数,一一生气嘘云风,相传刘元负绝技,此像定是元之功......。另外,塑像中正有腰部细长,希腊鼻子等特点所以是全国罕有的宝贵文物之一。庙内有一块“二十八宿像作者--刘元”简介牌,因内容太少,许多游人要求更多一点了解刘元其人。压力之下,1987年5月,山西派专人来宝坻考查刘元,重新增补了简介内容。
一、二十八宿彩塑塑像作者的考证
  
  晋城玉皇庙关于二十八宿彩塑作者刘銮的简介上认为,刘銮就是刘元,刘銮应招来此制作二十八宿。而查阅相关资料,二十八宿彩塑的创作年代在《玉皇行宫记》(重建)碑中记载:“……至元二年(1265)府城刘宽……岁月而成。十八年(1281)……创列东庑,于是斤斧圬镘,丹青像设,随在呈巧。”依此碑推断塑像为元代作品应是无疑。
  元代的雕塑作品与前代不同,一方面元代统治者崇尚喇嘛教,因而喇嘛教艺术风格对寺庙雕塑形式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是受元代著名雕塑家阿尼哥及其同时代的雕塑家刘元等人艺术风格的影响。《元史》列传第九十《方艺·工艺》中记载:“阿尼哥,尼波罗国人也(今尼泊尔),其国人称之为八鲁布。……长善画塑,及铸金为像……凡两京寺观之像,多出其手。”他是喇嘛教神像即“梵像”著名雕塑家。梵式佛教造像内地的流传,为中国佛教艺术增添了新的式样和新的技法。
  元代师从阿尼哥最有名的汉人为刘元。刘元字秉元,蓟之宝坻人(今天津),原为黄冠,后官为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卿,人称“刘正奉”。他本对造型很有研究,原师从青州祀道录学习塑像,后师阿尼哥,技艺尤精,他所做人物造像均为梵式。《元史》中称:“至元中,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抟换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称之。”“刘元画塑兼能,时常塑作,且于梵式佛教、汉式佛教均精。文献记载,刘元生平塑像以道教形象居多。”但在《道园学古录》、《金鳌退食笔记》及元代《画塑记》中所记载刘元所做的塑像时,均无关于山西晋城玉皇庙塑像或二十八宿塑像的记载,且“仁宗尝赦元非有旨不许为人造他神像”,可见他未必能有自由来这远离京都的山西晋城做二十八宿塑像。所以二十八宿塑像是否为他的作品,还不敢断言。
  陈少丰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雕塑史》中也曾提到:“过去人们往往把一些优秀雕塑作品与历史上的著名雕塑家联系起来……笔者于80年代初去山西晋城玉皇庙考察,该庙元代二十八宿塑像,也曾被当地群众说成是同时代的名家刘元所作。这些毫无根据的附会,虽经澄清,而在过去都曾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我也曾就此问题请教于玉皇庙文管所负责人,他们也无一肯定的答复。而如今去晋城玉皇庙参观,简介上认为有可能是刘銮作品,且认为刘銮就是刘元显得有失严谨。其实在《中国美术辞典》中对刘銮、刘元介绍得非常清楚,两人均为元代雕塑家,并非一人,刘銮年长于刘元,且早于刘元出名,而现在玉皇庙却把他们混为一人,不知何故?
  因此,刘銮非刘元也,二十八宿塑像的作者也不一定是刘元,极有可能是与刘元同时代的深受梵式佛教造像艺术影响的无名高手。
  
  二、二十八宿彩塑的艺术特色

道教的神团系统是十分庞大而复杂的,不但有天神、地鬼、人鬼,有长生不死的神仙,还有一些先王先贤及阎王鬼卒,二十八宿为护卫之神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玉皇庙的二十八宿雕像是道教艺术中稀有的彩塑精品,其造型独特,人物个性鲜明,艺术特色不同于他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人物形象与动物形象的巧妙结合
  二十八宿最早萌发于夏商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尚书》、《左氏春秋》均有记载。二十八宿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上用以计算天体经纬度和观测四季运行的二十八组赤道星座。“宿”者,指星的位次和集合体,即一撮星也。古人把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并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方七宿,每宿各以一个字来命名,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井、鬼、柳、星、张、翼、轸;奎、娄、胃、昴、毕、觜、参;斗、牛、女、虚、危、室、壁。唐初五行学家袁天罡把二十八宿与二十八种动物联系在一起,并且在星宿名下再分别缀以木、金、土、日、月、火、水,星座的名称变为三个字,即角木蛟、亢金龙等。它们的关系如下排列:
  东方:青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
  对应动物: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对应动物: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
  对应动物: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彘 昴日彘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
  对应动物: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獐
  玉皇庙中的二十八宿塑像是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的巧妙结合,即把星座一律塑作人像,有长者、青年、妇女等,再用动物加以标识,从而创造出有血有肉的神话人物形象。“塑像突出内在心灵的刻画和运用写实、想象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达到互相和谐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并且人物与动物构成一定的情节,使之原本并不十分关联的东西,看去还相当自然、生动。譬如《房日兔》,就刻画一位中年男子,他头戴冠帽,身着长袍,右手托一圆镜一样的东西,左手托一小兔,以此做诠释;《参水猿》则是塑一位中年贵妇,搂膝侧身而坐,左侧塑出一只猿猴形象,比较有趣;《翼火蛇》则为一怒目圆睁之武士,手持绕身之长蛇,呈呼号状,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总之,彩塑人物与动物不但动态呼应,而且情态呼应,显得生动、丰富且耐人寻味,且随塑的动物如狗、兔、鼠、鹿、虎等形象也惟妙惟肖。
  
  (二)外来雕塑艺术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有机结合
  雕塑艺术凝聚着一个时代的信仰、审美观念、技术等内涵,它具有超乎时代的价值与意义。二十八宿神像从形象上来看并不完全是中国人的形象,如《井木犴》、《参水猿》、《虚日鼠》等人物形象,明显的鼻子高挺,犹如希腊鼻,腰部细长。由于元代统治者尊崇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所以佛教造像的新形式——“梵式”流行。它与“汉式”造像明显不同。在元代外来艺术家中,最著名的为来自尼泊尔的阿尼哥。阿尼哥为尼泊尔王族,在中国生活40余年,塑作无数,他将“梵式”造像引入中原,使之成为元代佛教艺术的特色,不但促进了汉藏雕塑艺术的交流,还为中尼两国人民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阿尼哥还培养一批艺术人才,使得梵式美术世代相传。他不但塑造很多“梵式”造像,还作有大量道教人像,他的弟子们包括刘元等人均是佛教道教塑像兼做,因此,那时的道教造像与佛教造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玉皇庙元代二十八宿彩塑在人物形象上有很多有别于纯“汉式”就不足为奇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几尊,人物腰部细长、希腊鼻子等都是密教“梵式”造像的特点。
  
  (三)写实手法与象征手法相结合
  二十八宿塑像每尊整体身高约1.8米,排坐于砖筑的神台上。写实手法方面:塑像整体手法高度写实,人物比例适当,面容生动,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比如女性修丽温柔,男性温谦凝重,老者睿智慈祥,武士孔武有力等等,人情味非常浓,且充分发挥泥塑性能,使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塑造的专业水准相当高。衣饰处理上,也是疏密有致,文饰简洁凝练,起承转折生动自然,与人体动态结合得十分巧妙,刚柔相济,富有装饰美。
  象征手法方面:把天界的神君想象成人界的品质,化抽象为具体,所塑人物类型分明,无呆板雷同感,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动物塑造的灵性自然,与星宿融为一体,内容奇特新颖大胆,既体现了塑者的智慧,又使人觉得合情合理,是写实手法与象征手法的完美结合。三、对玉皇庙彩塑保护的几点设想

 

http://s5/mw690/45ba7065tx6Blh0bQH284&690

 

                                              虚日鼠
http://s10/mw690/45ba7065tx6Blh1kPDH79&690
                                            虚日鼠

http://s9/mw690/45ba7065tx6Blh34tNS38&690

                                              参水猿

http://s10/mw690/45ba7065tx6Blh5y2vv89&690
                                               井木犴

http://s15/mw690/45ba7065tx6BlhAUyJ08e&690

http://s7/mw690/45ba7065tx6BlhByGcC96&690

http://s4/mw690/45ba7065tx6BlhFa4yn43&690

http://s9/mw690/45ba7065tx6BlhG9GyI08&690

http://s15/mw690/45ba7065tx6BlhGIdXg6e&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