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头发?
头发勾好后,先用淡墨逐渐加深染出层次,再用浓一点的墨染到应有的浓度。用墨染发髻(头发)有两种:一种是清代改琦、费丹旭为代表的淡彩着色的发髻,用较淡的墨染出,只有一两处用浓墨染;另一种是明代仇英和唐宋时染浓墨的方法,染得特别浓。染墨最难染的地方要算额头的发际,必须先按照原来已经勾好的发际线准确地染,从浓到淡(从头发过渡到皮肤),一直染到无痕为止。初学的人一定要注意,往往水分干湿掌握不好,不是染不够,就是染过了发际的界线,使额头变得很短,不注意还会被墨染脏。所以要染好发髻,必须熟练地掌握渲染方法中特有的“窄染法”。“窄染”是用很浓的墨色,画到发际时,骤然染淡,并染得毫无痕迹。头发染完后,可以再罩染几遍花青色,使头发有一种乌黑的光泽。
怎样画面部?
勾线
面部的重彩着色部位,必须有针对性地用浓淡不同的墨线勾出,如头发及眼、眉部分,墨色可以稍浓一些,而脸、鼻、口、脖颈等属于肌肉皮肤的部分,则要用较淡的墨勾出。再如上下唇,也要用较淡的墨勾,嘴缝一道线则要深些。勾线时用笔要细紧有力,并根据骨骼和肌肉的关系,勾出轻重、松紧、粗细、虚实,同时还要讲究匀称协调。
眉眼染法
染眉时要将墨色烘开,染眼时应将上眼睑的深度染好,然后再将眼珠染出。
染两颊、眼窝、耳轮
这些部位都要用曙红染,其中双颊尤其要用曙红染,其一,用以表现人物皮肤健康颜色;其二,表现特定的效果。首先要浓淡适度,太淡染不出应有的效果,太浓则很难看,而且罩粉后洗不掉。最好的效果是:上完白粉后,使人感到红晕从皮肤里透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用笔转着染,并逐渐散开,直染到无痕为止。此外,还要用曙红将眼窝、耳的轮廓等部位都染出。
染脸
第一步:用赭石和朱磦染出耳边、眉下、鼻的周围、嘴角、下颏、脖颈。先后用浓淡两遍染出,但必须等第一遍干后才能染第二遍,不要染得过重,不要强调凹凸。第二步:要求颜色润泽、匀净、饱和,要注意笔上含水量的多少。
罩脸、耳、脖颈
这些部位必须用粉调成肉色罩染(即以朱磦、藤黄、曙红三种色调入粉内)。调肉色要注意粉的厚薄和以上三种色每一种调入多少,如果粉调得太多,容易僵死,缺乏皮肤的感觉;粉调得太少,显得暗淡无光。可以在另一张纸上反复调试,一直调到比较合适的色度才能把脸、耳、脖颈画上。
三白运用
白粉要染均匀是很不容易的,用三白法染粉必须在很窄的地带将厚粉烘开染匀,如果染不匀净,容易出现粉痕。可以分几遍染成,一次不要染得太厚。
开脸、完成
用深墨将眼眶勾足,点出眼珠,但不要点得太死(用八成墨就行),要看出原来勾线时点出的瞳孔,在眼睑的内部及白眼球的下边用淡花青染一下,使眼睛晶莹有光。
嘴的着色是上嘴唇稍淡,用朱磦稍加洋红(曙红)染,并用水分较多的汪笔点出。下嘴唇则要用多一点洋红向唇中部涂染开,嘴裂还要用洋红勾出。嘴着色完成后,用赭石调洋红勾画脸及耳、脖颈。
重彩画,一般都有底色,空白纸为底色的少。涂底色可根据个人的习惯,勾墨线以前和勾墨线以后都可以。底色是根据画面的总色调而设计的,用透明色最好,调制的数量要多一些,以免上到中途颜色不够色彩效果受影响。颜色中应多调水,调得淡一些,可以多上几遍,但不要一次画过。用毛笔或羊毛排刷在画面上轻轻刷过,不能留笔痕或水迹,以十分匀净为好。
如果用高丽纸、皮纸类作画,应先将纸打湿后再刷底色或喷色,不然会出现笔痕。
人物的肌肤用什么颜色?
人物的肌肤颜色有男、女、老、幼之分。女人小孩皮肤比较白嫩,一般用朱磦调少许曙红、藤黄和少许石绿。这几种色一般是调在一起用,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个人经验,调色时调得淡一些,分数遍染上。渲染时要留有余地,不要试图一次画足,因为脸部、手部等颜色丰富微妙,一遍画不够可以补充第二遍、第三遍.每一遍都可以有些深浅或冷暖的变化。这样画比一次性画的要丰富深厚。男人、老人的肤色较深一些,一般用赭石调朱磦、曙红、石绿或石青,有时还可以调入一点淡墨。在渲染时也同样留有余地,分数遍染成为好。
工笔的淡彩法、重彩法在渲染时有什么区别?
如果采用淡彩法,一般使用透明颜料,渲染完毕,全画也就接近完成;如果采用重彩法,则渲染工作只算进行了一半,还需要罩色(粉质色和石色)、提线等步骤来完成。如果采用重彩法用矿物色罩色,底色的渲染要重一些,因为矿物色的覆盖能力强,如果渲染的痕迹不重,会给覆盖掉。
工笔画在即将完成时怎样提线?
工笔画经过多次的渲染和罩色之后,有时原来勾勒形体的线会被遮盖住,因此最后阶段就要重新提线。提线是将原来变模糊的线再重描一下。提线时可用墨线,也可以用颜色线,但不能重描一幅画中所有的线。画面中需要虚的线就不必再描,重描的是需要强调或突出的线。一丝不差的重描一次已画过的线很不容易画准,要特别小心,如果提线太马虎会导致全画失败。所以提线阶段是一幅画的最后关键,所提线的深浅浓淡是很重要的,提浅了看不出变化,提深了会使画面不谐调。提颜色线要根据所需提线部分的颜色而定,一般用同类色深一点的线。在工笔画中,重新提线也叫“勒线”。
工笔重彩画的色彩是怎样设计的?
色彩对于工笔重彩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画的失败往往是由于色调不统一或不协调所致。色调是指一幅画总的颜色关系,也就是总的色调。总色调和作品的意图、意境有密切的关系。如喜庆热烈的场面一般用暖色调,静谧抒情的画面一般用冷色调,一幅作品的总色调在立意时就要同时设计出来。作者要根据画面的不同需要、不同情感设计不同的色调,为了增强色彩方面的修养,可以多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画,通过研究各画家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修养,也可以多做一些色彩的写生,同时还应学习现代色彩构成的知识,研究各种色彩之间的协调关系,逐步提高对色彩的审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把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色彩搞好。
再欣赏一下工笔花鸟,主要看看色彩的渲染及层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