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徐凝·忆杨州“萧娘脸薄难藏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此诗以恋人往日的情重,衬出诗人当下思念的深切。杨州的少女脸皮薄很难藏得住眼泪,她们眼眉长有点忧愁很易被人察觉。月夜忆往事总觉月光讨厌要是天下月光有三分,其中的二分就是无赖缠人更添烦恼的扬州月光。

2.唐·徐凝·上阳红叶:“洛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千声万片御沟上,一片出宫何处流?”感慨宫怨无比深重。洛阳城里若拥有三分的红叶秋色,承载宫怨的上阳宫红叶占去二分。御沟上题上宫怨诗的千万片红叶,只得一片流出宫外能否找到知音?作者善于采用将事物一分为三再将三分之二归于某对象的方法进行抒情。

3.唐·徐凝·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诗人关注到一年不能相会一次的情侣。一道仙鹊架起的桥梁横卧在茫茫的银河上,传来织女玉佩声声接着走过她玲珑的身影。与所爱的离别还有超过一年者,怅然仰望感慨自己不如牛郎星。河鼓有三星,传说是牛郎及其子女的化身。

4.唐·徐凝·八月九月望夕雨:“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八九两月的十五之夜都下雨,诗人深以不见团圆秋月为憾。八月份多云天气连续到了九月份,两个月的第十五日都是阴暗连绵。今年秋季将尽感觉惆怅失望,因为已不能从正面看到嫦娥。诗题的“望”字指农历的十五。

5.唐·徐凝·却归旧山望月有寄“年年明月总相似,大抵人情自不同。今夜故山依旧见,班家扇样碧峰东。”诗人感觉月是故乡好,但他已经深知这是审美移情的作用。每一年的明月总是相似的,大概人的心情有变而不同。今晚有幸在故乡依旧与明月相见,月似班姬所咏的团扇挂在碧峰东。班婕妤咏扇有“团团似明月”之句。

6.唐·徐凝·题伍员庙“千载空祠云海头,夫差亡国已千秋。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惊叹伍员事迹之深入人心。一千年来仍只把伍员置于云海之滨去祭祀,虽然吴国被夫差灭亡以后已经历了一千年。钱塘江水现在仅存在供他显灵的波涛,到这处青山绿水拜奠的人却无休无止。伍员,字子胥,曾任吴国大夫,忠于吴国。

7.唐·徐凝·喜雪“长爱谢家能咏雪,今朝见雪亦狂歌。杨花道即偷人句,不那杨花似雪何。”描写事物要超越前人,很不容易。很喜欢谢家的女子把下雪咏得好,今朝自己见了雪也不禁狂歌起来。说下雪似杨花就成了偷别人的句子,可是无奈那杨花又确实好像下雪啊!
谢家的女子指谢道韫,她幼年以“柳絮因风起”喻下雪。

8.唐·徐凝·夸红槿“谁道槿花生感促,可怜相计半年红。何如桃李无多少,并打千枝一夜风。”从花期最长的角度赞美了木槿花。哪个说木槿花的生命过程似乎比较短促,它每日朝荣暮落但花期共计半年令人爱。哪里像桃李般花期没有多少,还会一夜狂风打掉千枝花朵。木槿花除了有红色,还有白色、紫色等;相计,共计。

9.唐·徐凝·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认为牡丹花的美艳和魅力像是洛川神女的化身。没有人会是不喜爱牡丹花的,它占据了城中好景物的位置。怀疑它是洛川神女的杰作,千娇万态地迎着朝霞绽放。《洛神赋》说,洛川神女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

10.唐·徐凝·辞韩吏部“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表白其人生甘苦与追求。此生能赏识自己的只有元稹白居易,天下间没有人重视有才能的普通人。决意拜别高层泪已流尽,白头游子只能白身归家。作者在乡试中被白居易点为解元,后中进士,官至侍郎。以正直廉洁罢官而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