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克父子:一家客栈两种生活

(2018-12-03 17:43:44)
标签:

思明

分类: 特别策划

 马克父子:一家客栈两种生活

马克
马克客栈创办人
2003年到思明区创业

马克父子所在的马克客栈是思明区台胞驿站设立的第一个联谊点。图/唐光峰


文/《台海》杂志记者 司雯

一个是从事IT行业的台湾科技精英,因为来厦门过“减压”休养的生活而爱上这座城市,并从此留在这片土地上;一个是年满20的台湾体育特长生,因为每年寒暑假都来厦门而同样爱上这里的环境,放弃了本可以继续读大学深造的机会,留在厦门开了一家小小的牛肉面店。这一老一少的两代人,就是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里众人都非常熟悉的马克父子。

一座“马克客栈”,一家“清白传承牛肉面”,马克父子将他们的创业理念和生活态度,一点一滴地扎根到了厦门思明这座美丽的城区。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坐落在环岛路曾厝垵里的“马克客栈”,是老板台胞马克(本名陈清隆)亲手打造出来的整片的别墅庄园。绿地,别墅,是由马克亲自绘图设计,施工装修,甚至到灯具、桌椅等很多生活用品也都是他亲自设计制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这里无所不在。马克告诉记者,客栈的点点滴滴,所有造型设计都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两亩绿地、三只狗、四层别墅,不管何时来,偌大的庭院里都充盈绿意;一杯清茶、三五好友、七嘴八舌,人生可以很随意。”马克说,这是他的人生选择,也正如他开的“马克客栈”的宣言:“我们打造的不仅仅是一间民宿,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说起自己与思明区的渊源,马克说,原本自己是从事IT行业,因为竞争压力大,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了。为了休养生息,马克决定逃离高压的生活,选择一处安静舒适的地方过“退休”的生活。

“第一次来到厦门,我就爱上这座城市。2003年的厦门,有一种新加坡花园城市的感觉,悠闲的氛围让我留了下来。”2003年,马克正式落脚厦门。在这座城市,马克一面调养身体,一面过着骑车、冲浪、四处旅行的“漫活”日子。

由于喜欢冲浪,闲下来的马克,就常到环岛路玩月坡附近玩风筝冲浪。谈起自己的爱好,马克还笑得合不拢嘴。“我来厦门以后做得更多的事情,反而不是商业,而是圆梦。”马克表示,包括冲浪、四处旅行,以及在另外一个城市生活,这对他来说其实都是一个个愿望的实现。

从2003年开始,马克享受了纯粹的5年“退休生活”,结识了很多朋友。在圆自己“退休”梦的同时,他也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另一个方向。

“马克客栈”的原址是厦门市水上运动中心,马克在2010年租下来做客栈时,曾厝垵做民宿的不到十家,因为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文艺范”。就连马克自己,开民宿的出发点也很简单——朋友来了之后,有接待的地方。他当时在台湾还有软件公司,客户只有台塑,台塑的员工常年要来厦门出差,也就有了住的需求。

开客栈之后,马克有了一种“这才是我要的生活”的感慨。闲下来就会自己找事做的他,重新拾起大学时所学建筑专业,把建客栈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任性地去瞎搞”。他说,自己不会去考虑外界的观点,而是常怀赤子之心,虽然粗糙,但这是简单生活。

如今,曾厝垵里已有近50家台湾商家、从业人员近百人。“厦门就是我的家,我想,如果能够吸引更多台湾人来这里走走看看,并扎根下来,这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马克说。

虽然,现在曾厝垵的台胞已经形成了互助友爱的团体,但在8年前,当时马克客栈刚开的时候,马克连每日有多少台胞进来,有多少台胞离开都不知道。“还是通过台商协会,才知道我们邻居就是台湾人。”马克说,人在他乡创业,远亲不如近邻。他希望能有个地方,让附近的台胞互相串门交流。“虽然互联网让大家可以随时联系,但我觉得,朋友的定义并不仅仅是保持联系。”马克说,“朋友就是要一起做过什么事,有过共同的记忆,哪怕是坐在一起泡一壶茶。”出于这样的想法,热心的马克用自己的空间当做台胞聚合的联谊点。2015年5月,在马克的倡导下,思明区第一个“台胞驿站”在“马克客栈”成立,为在厦台胞提供创业咨询、生活关怀、政策咨询、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说起在自己的客栈内成立“台胞驿站”,马克说,自己能做的事情有限,但不管是一个也好,两个也好,只要自己能帮到的一定尽力帮。“我想让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不走那么多弯路。”

在“马克客栈”庭院内,“我们在温暖的驿站等你”十个醒目的大字引人注目,陪伴着思明区台胞走过了三个年头。如今,台胞驿站已经扩大到了7处之多。“台胞驿站的宗旨,是每个人都奉献一点小力量,去帮助别人传递正能量,不求回报,最终形成良性循环。”马克说。

 

既然上了场就得拼

随着厦门和思明区惠台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台青选择赴厦创业,其中就包括马克的儿子陈纬。由于从小就时常到厦门游玩,陈纬对厦门早早有了认知,也同样爱上这边的环境。

陈纬告诉记者,从小开始,他就决定以后要到大陆创业,待高中毕业,陈纬决定先暂停读大学的计划,在台湾服完兵役后,就到厦门来。陈纬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父亲马克,马克支持了儿子的想法,并把自己已经酝酿五年的“清白传承牛肉面”项目交给了陈纬。

在台湾,陈纬学的并不是与厨师相关的专业,但他却很喜欢父亲交过来的这个项目。陈纬说,如果别人吃到自己煮的菜,给予夸赞,自己就会很开心。在回忆起第一次下厨的经历,陈纬终生难忘:“虽然煮面的步骤很简单,并不比在家煮泡面麻烦多少,之前爸爸也交代过好几次注意事项,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会手忙脚乱,尤其是想到外面有那么多人等着吃的时候。”而在马克看来,陈纬第一次下厨的成绩还算合格,这让他看到了清白传承牛肉面的前景。

来曾厝垵创业一年多的时间,陈纬也有过焦虑的时候。“每次听到台湾的同学又跑去哪里玩,我的玩心也会起来,但因为创业,我每天又只能埋头在工作上,有些时候就会产生浮躁的心理。”陈纬表示,每到这个时候,自己都会想想创业的初衷,告诉自己,这条路是自己选出来的,没有人逼你,再怎么累都要撑下去。就像爸爸常说的“生活是自己苦出来的”。“我感觉创业就像我自打篮球,既然上了场就得拼,因为是自己选择的,既然做了决定就必须完成,这也是一种责任。”陈纬说。因为压力大,年轻的陈纬有时不可避免地耍一些小脾气,每当碰到这种情况,陈纬也有一套自我纾解的方式,“我的放松调节心态的方式,就是做运动,每周都会抽出空闲时间跑步、打球,发泄情绪,自我放松。”

陈纬说,对于创业,自己是有种不认输的心态。刚来曾厝垵时,台湾的同学、学长很多都不太理解,有些人甚至会说些酸话打击自己。“但我这人,就是好胜心强,那时候我就默默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会用事实证明给同学看,我的选择是对的。”在陈纬看来,未来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别人说什么就去做什么。“我原本可以在台湾过轻松的生活,但那不是我想要的。”

说起未来的规划,陈纬表示,自己希望能够把父亲的这个项目做好,推广至整个大陆市场。“我们将来会采用‘零主厨’的方式将牛肉面送进千家万户中。把牛肉面做成冷冻包装,运用线上交易及冷链配送,让消费者在家只要加热或微波就能吃到一碗精炖熬煮、健康美味的牛肉面。”陈纬说,“爸爸告诉我,你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做餐饮尤为适合。台湾牛肉面很平凡,但如果我把它在大陆发扬光大,传承了精神和品质,那就是做出了不平凡!”

 

创业也是一种学习

对于陈纬来大陆创业,马克表现出非常支持的态度。马克说,因为儿子从小开始,每年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厦门、在曾厝垵度过的,所以他对这里非常有感情。当他告诉自己,想要来大陆创业时,自己第一时间建议他也留在曾厝垵。“现在,台湾的学术和经济环境相对都不是太好,与其留在台湾混,真的还不如来大陆。我常告诉儿子,社会是学习非常好的大平台,在社会上越做事情,才发现自己懂得越少,才越会去学习。且学习也不是一定要老师教,自我学习也是一种方式。”在马克看来,用大陆这个非常优秀的环境去教育儿子,也许会给他带来不同的发展。

聊天中,马克告诉记者,对于儿子的第一次创业,自己没有想过他一定能取得多大成绩,只要去做了,就是好的。“创业,就相当于人的一次实习,在创业的过程中,你就会有切身感,你就会去懂得今天自己身上有什么优点,又缺了什么。当你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就会明白自己还要学习什么。”

在大陆生活了十几年,马克对大陆市场的发展也有很深的了解,但他不愿意将自己的主观思维强加到儿子身上,告诉他创业该怎么做,而是更多在旁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就好比教孩子游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托着孩子手把手地教,一种是把孩子放到水里,让他自己摸索,自己在旁边必要时扶一把。我在看待儿子创业这件事上,用的就是第二种方法。”

马克说,自己会用各种方式让儿子了解真正的大陆,让他知道,大陆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在台湾新闻里所看到的那样。“有些时候,儿子的同学假期会到厦门、到曾厝垵来玩,且人数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我就在想,要告诉台湾民众,特别是台湾的年轻人,大陆究竟是怎么样的,靠说的效果是不好的,就要让他们用眼睛真正看到,才会有切身的感受。”马克告诉记者,有些儿子同学真的看到大陆后,也会产生质疑,为什么自己还要留在台湾,为什么不到大陆闯一闯?

在马克看来,大陆近年出台的众多惠台政策,特别是思明区出台的针对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各种优惠措施,都非常有利于儿子的创业。“在大环境非常好的前提下,有思明区政府各项政策的保驾护航,对于初期来这里创业,手中资本较少的台湾青年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马克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单枪匹马来大陆创业,他们有的是冲劲,但缺少经验。而我们这一辈来大陆多年,走过不少弯路,这些经验我希望可以分享、传承给下一代台湾青年,让他们得到帮助,在大陆的工作生活能更顺利,这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厦门,对于台湾青年来说,有着非常好的创业环境。我相信,台湾的年轻人会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历练和发展。”马克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