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油画争第一

标签:
海沧油画油画村 |
分类: 特别策划 |
如今,海沧油画村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形成了一支艺术色彩缤纷的产业大军,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油画交易市场。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绘画作品源源不断运往海内外。图/种楠
多彩的油画争第一
厦门海沧油画村手工油画产量大陆最多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记者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了“海沧 油画”,搜索结果超过两百多万条,这似乎说明了海沧油画的受众关注度及影响力。循着百度地图,我们便可来到厦门海沧马青路永信花园油画街、兴港油画村和中沧油画产业基地,那是跻身大陆三大商品油画出口基地之列的海沧油画村所在。印象中一直远离市场的高雅艺术品——油画,成为这里的主导产品,产品远销中东、非洲和欧美,现在大陆市场也逐渐升温。
海沧油画产业发轫于1990年代初期,从呱呱坠地就面向市场,历经20年发展,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与财富在这里转换,油画让人们记住了海沧,其依托油画生产所形成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更加向着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据介绍,目前海沧是大陆三大油画基地之一,手工油画产量大陆第一。
走进海沧油画村,记者饶有兴趣地仔细察看一间间画廊,驻足环顾挂满墙壁、挤满墙角的各种油画,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油画颜料的味道,可以看到不同肤色的国外画商在各家画店进出,画廊里一间接一间的油画店各有特色,有的还设有茶座,咖啡座,小酒吧,环境优雅,连外面的电箱都“穿”上了色彩斑斓的外衣,那鲜艳的油画色彩,给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油画这张文化牌造就了人才库,不仅让海沧油画村美名远扬,而且吸引了一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图/林国彰
远渡重洋的油画梦
在海沧油画村采访,店家纷纷表示,这里提供各种档次、题材、画派的油画、板画、画框,并长期备有大量油画、现画供应,当然他们也可以按客人所要求的来绘画,只要说明所要求的大小和题材,便可提供私人定制。听多位经营行画生意的画商介绍,海沧油画村生产行画的历史由来已久,一直是行画的生产、批发、销售的集散地,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一些绘画爱好者、美术学院学生,甚至小有名气的画家纷至沓来。 它以艺术市场化的独特“磁力”,吸引了30多家油画企业、530多家画廊画室、近万人从业人员在此打拼,2014年全区油画产业产值突破12亿元,并先后被授予“省级特色商业街”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演绎出了一个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模式。
海沧通过成功发展油画产业,创造出五彩斑斓的绘画天地,油画生产、销售及相关配套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在浓厚的油画气息熏陶下,现在商户们经常组团去全国各地参加展会,推介他们的油画作品,并凭着良好的市场意识、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嗅觉,有些商户通过转型或连锁加盟的方式,扩大市场。
“借助互联网,我们推出了量身定制服务,可以直接发照片给我们,为你量身制造,我们还提供上门,配到满意为止。”在海沧从事油画生意20多年的欧阳后聪,目前主打豪宅别墅油画服务,随着行画的普及,对于制作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他们更多地注重出品质量、服务的提高,“量对我们来说是过去式了,现在要去追求要精。”
同很多人一样,2008年突袭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欧阳后聪的油画事业向多渠道迈进的契机,在那场大风暴的席卷之下,国外订单锐减,欧阳后聪不得不由出口转内销,不变的是,行画依然是其商业命脉,是生存之本。变的是价格,以前的油画价格很便宜,有百来块左右的,现在几千块、甚至上万块也有销路。欧阳后聪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记者,艺术品市场不好做,有起有落,最重要的是心态和坚持,与其观望莫如力践,因为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对艺术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国外,国内的收藏家、鉴赏家和富人阶层,甚至普通市民也学会了赏识、评价这些“阳春白雪”。
油画是西洋画,在欧美,“挂油画”就同华人“贴对联”一样普通,过去为了因应这样的市场需求,人们将油画创作变成了流水线作业,画商们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经过训练的画工们来临摹制作各类画品,努力推动其成行成市。紧靠特区的区位优势、连接厦门岛的海沧大桥通车,让海沧的油画产业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加上当时海沧房租较便宜,国外画商和代理商陆续在海沧设立办事处,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只要努力,都能在这里找到饭吃,成批的油画复制品装进集装箱销售到世界各地。海沧油画产业在经受市场的洗礼与磨练后,养活一大批画家画师,把艺术转化为经济成果,其中一些人由当初的行画的画工,成功转型为原创画的画师画家。邓亚男便是其中一位。
邓亚男告诉记者,他是2001年来到海沧油画村,最早接一些订单在套房里作画,从2005年开始开店,半路自主创作,探索原创作品的新路子。现在他转型很成功,作品得奖、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如今已有原创作品逐渐被收藏者接受和喜爱。不过,他也坦言,这条路不是非常好走,原创之路非朝夕之功,必须让“原创”与“行画”两条腿走路,因为生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所以,他一方面进行原创创作,一方面画些有市场的行画,“以画养画,一方面画一些市场上能让人马上接受,赚些生活费养家糊口,另外一方面,又画一些高端的原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自然也就提升你在市场上的价值。”
艺术与市场的对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海沧油画村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行画基地,更有一部分人除了临摹经典名画,也开始随着客户的需求,将部分精力转向原创作品的创作。许多人相信,海沧油画发展,一定是倒金字塔形的,以行画做基底,形成强大的产业优势,以原创为塔尖,树立艺术品牌的中坚力量。实际上,有些真正热衷于原创的画家,这几年逐渐闯出了一片天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来海沧发展的许君辉,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大多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办展览,有很多机会联络国内外藏家,在他看来,做不做原创,应该从自身艺术水平出发去掂量,他自己也是从2005年左右才开始慢慢改做原创。许君辉告诉记者,他有一些朋友突围失败离开了,但也会有很多新的画家不断涌入海沧油画村。
“我也是从行画过渡到原创,原创画都夹杂在行画中间。”获奖频频的青年画家陈明龙期盼,市场能够给予原创更多空间,让一小撮人茁壮成长。陈明龙表示,行画是什么好卖画什么,跟着市场走,但这并不意味着行画就没有创新元素,每张油画都是画师很认真画出来的,都是用一种非常严肃的态度去创造它,在他看来,不管是临摹作品,还是原创作品,只要有交易就是商品,海沧油画村的未来在于找到一条“原创+迎合”的艺术之路。
受市场化影响,现在很多艺术家的屈膝程度太高,而海沧油画在不断拓展市场的同时,保持审美和需求上的平衡,朝着专业高度迈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为油画村发展摸索着新的增长点,实现造血功能。接受市场的改变,自然会被市场接受,否则将被市场抛弃。
在海沧从事油画产业近20年的林伟,见证了油画村从“复制工厂”到“艺术市场”的变迁,他经营的“名画有主”画廊也转型发展成一家集书画艺术品收藏、销售、鉴赏和交流的专业艺术画廊。林伟通过全国各地的艺术展会,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并以加盟连锁的渠道,让他的油画产业版图落地江阴、漳州、厦门、昆明、西安等地,现在他在大陆拥有20多家加盟店,为了保证货源能够跟上,他们专门签约了几十名画师,为公司作画,今年画廊还在龙岩长汀成立艺术家创作基地。
正所谓,“油画兴”带动“百业兴”,在油画制作与销售之外,催生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带动了画笔、颜料、画框、宣纸等产业链的形成,现在在海沧卖画赚钱,卖油画材料也很赚钱。有的公司除了批量生产手绘、喷绘外,还承接油画内外框、画芯生产、绷画加工、热缩膜、纸箱包装、场所配画、特种印刷等一条龙服务。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打印扫描画作也开始流行,给传统的手工油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一幅画提升一座城
作为海沧的女婿,又是因为油画与老婆结缘,郑森鸿希望海沧油画村能形成集生产、交易、培训、旅游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毕竟国人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都有了,“我今年春节去台湾,台湾文化产业的创意做得相当好,海沧油画村如能借鉴台湾文创园经验,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又增加了海沧油画村的知名度。”在谈及海沧油画村的突破与发展时,从事手绘油画生产批发12载有余的郑森鸿表示,旅游与文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感召了消费者,也活跃了商机。
“我们整个行业是以专业为高度,以产业为宽度。今年上半年成交量比较低迷,但最近这几个月,随着汇率变化有所提升,基本上是稳步前进。”海沧区美术产业协会会长李旭鑫告诉记者,市场对海沧油画的占有量和认可度都比较高,下一步协会准备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及网络。
据李旭鑫介绍,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油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海沧油画也看到这个机遇,每年都要组织去全国各地做展览,其用意在于提升海沧油画村的美术地位、发展部分高端市场,也打响产业知名度。有不少画家在专业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陆续到中央美术学校等专业院校继续深造和进修。不过有一点毫无疑问,近两年来,海沧油画创作者在各类参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全国美展中,海沧区共有18人入选,2015年在第七届福建省青年美展中,海沧区共有21人获得佳绩。其中赵永刚作品《梦回故乡》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