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狗养鱼虫就为作画
画家李文绚和他的国画艺术
文/
本刊记者
刘舒萍

人物名片
李文绚
当代国画家。
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或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性美展,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银奖”,文化部“特别荣誉奖”、“佳作奖”、“优秀奖”,多次参加全国各类“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邀请展”、出国展,曾获省级美展“金奖”、“二等奖”、“政府奖”、“文学艺术奖”。曾赴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作品展出与学术交流。

李文绚作品《晨妆180cmx90cm年代2001》
李文绚作品《春茶180cmx90cm年代2001》
提起中国画名家李文绚,在圈内几乎无人不晓。他多才多艺,工写俱擅,工笔人物、写意人物、花鸟成绩都可观,尤其是他的人物画和花鸟画有很高的口碑。
李文绚成名很早,二十岁出头便与贺友直等中国当代顶级连环画大家联袂出版连环画。八十年代就多次参加由李可染、朱屺瞻、孙其峰、崔子范等诸多大家组成的当代名家学术邀请展。长期以来,李文绚一直是书画市场备受关注的前卫画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入选中国首届当代最具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20位中国人物画名家。近年来,其学术价值更是日渐扩大,在收藏界亦显示出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他也是少数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在教育岗位的专业画家,对学生循循善诱,育英才无数。
李文绚的德艺双馨,使他跨进了中外最高艺术殿堂,多次随中国美术家协会名家代表团出访国外,进行国际间学术展览,曾游历近三十个国家进行采风、讲学或学术交流。并入编《美术》杂志和多家美术院校、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当代高校中国画名师档案”及“中国当代高校中国画名师作品辑”。
由于为人处世低调的风格,名利面前淡薄的态度,这些年来,他较少出现在媒体视线中。但凡是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会心一笑,不期然地便一头栽进了画家的世界,陷入了和平祥静、一派天机的李文绚式画风。李文绚的绘画,追求的是文人画的内涵,讲究的是笔墨的韵味。转臂运笔间,清新雅致、生灵活趣、爽快洒脱、淳朴自然的气韵跃然纸上。其画作构图之简,墨色之变,留白之妙,每每使人唏嘘不已。
为人亦酣畅亦悠然
初次接触李文绚,他的脸上一直带着温和的笑容,让人想拘谨也拘谨不起来。等熟悉起来,你便会发现他是一个亦酣畅亦悠然的人。虽然在闽粤两地生活多年,但李文绚直爽的北方性格却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说话快、脑子快、反应快、奇思妙想、幽默风趣、时时给朋友带来了快乐,是友人对他的评价;一派自足、自醒,尽情享受着文化与生活,同时又不忘放眼世界,是他留给我的印象。
李文绚,河南郑州人氏。出身书香门第及干部家庭,享受过优越的生活,也体验过最穷苦的日子。5岁时,他随父母从下放到农村,曾一饿就是两三天,直至小学三年级才回到省城。不过,为学画画的他经常到乡村和工厂体验生活,每年的春节都跑到最贫苦的农村度过,上大学前后,他已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
受父亲(全国著名画家)的耳濡目染,李文绚自幼便显露绘画天分。有天分,加上肯用功,从最开始的单纯爱好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追求,李文绚的绘画技巧日臻成熟。1980年,李文绚考入了广州美院国画系,接受严谨的美术训练。那时能考上这所全国重点美院的考生寥寥无几,一届也只招收几名。那一年,《河南画报》专版介绍了考上的这几名学生及他们的作品,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的大事。在学期间曾有幸面受叶浅予、朱屺瞻、黎雄才、陆俨少、李苦禅、黄胄、谢稚柳、陈大羽、杨之光、黄永玉、崔子范、贺友直等诸多大师艺教。学成后,李文绚回到河南大学美术系任教,不久又调入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青年时,李文绚曾从事连环画创作,熟练之到不用起稿、直接勾画,他一晚上可以画五六幅。他先后创作了《苏武传》、《义犬复仇》、《三命奇冤》等优秀作品,其中古文画丛《吴王小女》还获得河南省政府颁发的优秀图书奖。在李文绚的画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些作品,翻阅后,忍不住为作者深厚的传统和写实造型功力而感叹。李文绚说,画连环画的经历对他后期中国画的画面构图、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李文绚作品《 农家福70x140cm年代》
李文绚作品《野性140cmx70cm年代》
作品亦单纯亦浓烈
这些年来,李文绚一直专注地做了一件事——他把自己所有的精神追求都寄托在笔墨营造的奇妙世界里,创造出不少赋有地域文化、风格特质的作品。他游历世界各地及大江南北,成天在速写本上勾勾画画,画了无数的充满了毕加索式的由具象到抽象、有形象到意象的过程图。为了体察物性,让画笔下的形象更加生动传神,除了到大自然中观察外,他甚至还养过鸡、猫、狗、兔、花、鸟、鱼、虫;为了领悟劲与气的关系,他跑去学太极;为了放空自己,他常常远离都市,与大自然厮守在一起,对自然一切生命物象随处留意与观察,在他看来,自然中的一切都赋有生命,一切都可以进行艺术的表现。
在走入民间、接近自然、深入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李文绚以画家自身独特而灵敏的感觉,捕捉到现代文明给予艺术的启示,加之中国画特有的笔墨纸砚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色。李文绚一贯主张,中国画的终极目标不是落实在技巧层面而应是在精神上,把心中所视的境界,对美的感动藉由笔墨表达出来。“在我的水墨画中,不以描绘客体现象的外向形态的完整与准确为目的,而是通过画中之‘象’去表达一种精神上的境界与格调。中正、平和、朴质、大方、宁静、自然、清丽、雅致是我画中的人文追求,也是我借于绘画而达到修炼人格的目的。”
画如其人,意理交辉。看李文绚的作品,常有一种东西特别打动你,在花鸟画创作中,尤为凸显,那就是作品所反映出的艺术上的单纯、强烈和张力。李文绚的花鸟画,很能在形象上打动观众,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在艺术表现上不满足于对物象表象的观察,而是把花鸟物象当作人来体验,将自然对象赋予了人的情感。在他笔下,猴子、山猪、鹈鹕、金鱼和小鸡等动物,其行为皆拟人,或调皮、或憨厚、或矜持、或稚气,或悠闲,或趾高气扬,实在太传神了,看了使人发笑,在轻松愉悦中让人玩味无穷。他的人物画创作,更是把对闽南地区的自然特点、风俗人情和视觉感受通过传统笔墨及惠安女子符号化的形象的塑造进行当代性的艺术表现,使笔下的人物赋予了具有地域风情和文化特征的意象表达,画中的人物形象充满了浓煭的生活气息和浪漫的异域情调。
生活里总有小狗巴特陪伴
李文绚的画虽多取于生活,但并不仅限于渲染地域风情,而是将笔墨倾注于对对象本身整体氛围的视觉表现和主观个性的表达,在用笔上保留北派的风格,而墨韵则吸收南派的通透灵气,融南风北骨于一体,淳朴而不乏灵巧,厚重而不失润泽。
李文绚说,风格不是学来的,而是人格、气质、秉性、文化、生活在画面上长期的积蓄与综合的反映,如果外功折腾够了,就该修为内力,源头有活水,才能水到渠成,才能让自己的画面避免与他人趋同而充满意趣。除本专业外,李文绚对宗教、哲学、历史、文学、古典诗词等学科的知识也多有兴趣、研究和修养。
同很多有成就的画家一样,李文绚的艺术创作之路,也经历了从“无法”到“有法”,最后达到“无法”的境界。现在,他艺术上一直在做“减法”以求得艺术表现的单纯、精神释放的自由。以前,他经常埋在画室里潜心学习,晨入而夜出,自从家里来了新成员狗狗巴特后,他每天都会带着巴特到海边散步、与新伙伴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与草木自然进行心灵的神汇。平日里,他也尽量让自己的生活简单化、单纯化,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心灵的自性与童蒙。这也是他本事不少头衔不多的原因。他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一辈子只能追求和做好艺术这一件事,首先必须要有一颗超然淡定的心,要能够舍去一切和画画无关的利益和诱惑,如果杂念太多,在心态上和技艺上也就受到了限制,一定要静下心来不断的自学、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艺术更加不断的明洁和单纯。

李文绚作品《雨塘140cmx70cm年代199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