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打麦场有关的农村故事(六)有一种热火朝天叫做碾麦子
(2016-01-19 11:19:02)
标签:
文学 |
分类: 随笔 |
(六)有一种热火朝天叫做碾麦子
碾麦子是收麦子的关键环节。摊场,是碾麦子的基础,早早地把场摊好,就可以趁太阳正好,早点把麦子晒干,待一会碾场的时候效果就会好一些。要赶时间,所以一般都会全家老少齐上阵,来一个全家总动员。先把麦捆拖到麦场中央,然后大人再把麦捆解开,用铁叉把麦秆翻起来,使之支楞起来,阳光好照进去,这个过程就是摊场。小孩子刚开始干农活的时候都是生龙活虎的,但干一两下就会耍赖,搞一些小小无关紧要的破坏。拖不动了就用脚踢,或者是在半路上直接把麦捆解开,弄一个天女散花,大人们虽然也很生气,但是一般也不会责骂孩子,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大家都憋着一股劲,等到下午把麦子扬出来,才算大功告成。不过扬场是需要风的,所以人们大多不奢望有这样顺利地,到下午把麦堆攒起来就算顺利了。
大概中午10点左右的时候,就要先碾一次麦子。最初的时候是牛拉着碌碡,这就需要有一个人拿着笊篱,接牛的粪便。在后来的时候,就是用拖拉机拉着碌碡碾麦子。因为拖拉机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个村子就那么两三辆。所以,这时候开拖拉机的人就具有了一定的优越性,为了让自家的麦子能够早点碾,就有人要巴结贿赂一下,无非是嘴巴甜一点或者递一根烟而已。碾过一次以后,就要翻一次场,让太阳再多晒一下。晌午,还要再翻一两次,翻场的时候是主要劳力参与,目的是把底下的小麦翻腾到上面,让太阳充分晒干,利于脱粒。
三夏大忙,赶的就是时间。因为夏天的天气多变,午后经常会有雷阵雨,所以大家都是紧前不紧后,吃饭就成了次要的事情,龙口夺食说的就是这个。但是也有一些人生性疲沓,我们村就有一个,中午饭时别人看到天上乌云翻滚,就会丢下饭碗先起场,场起了,就可以把麦子用塑料布围起来,这样麦子就不会因为下雨被浸泡出芽。他是吃饭要紧,当吃晚饭的时候雨夜就下大了,所以他几乎每年都会塌场(就是麦子没有碾完,就遇到了下雨),每年都要吃芽子麦,成为别人教育子女的典型。
一场麦子一般是要碾两次,第二次碾过以后就可以起场了。起场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活动,大人们用木杈把麦秸归拢后,用拣杈把麦秸运到指定的地方,等候大人们堆成麦草垛。小孩拿推板把麦粒往一块推,攒成麦堆。对于这个差事,孩子们很是乐意的。他们推着推板肆意奔跑,仿佛自己驾驶着汽车一般。但是小小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并不是很好,有时候也会发生撞车事故。好在事故都不是很严重,所以并不一定需要调解员调节。
麦堆攒起来以后,这一场就算大功告成了。这个时候,就是人们歇一口气的时候。至于扬场就必须有风的时候才可以的,没风的时候麦堆堆放在场地中央也不影响下一场碾麦子,而且这个也是男人们的事情了,一个纯粹的技术活,小孩子也不需要参与。所以在农业社的时候,人们往往炸油饼,麻花来庆祝。小孩子在这个时候也是最得意的,既有好东西吃的,还可以玩,犯了错误也不会被家长打屁股,简直跟过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