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2007-12-28 16:01:53)
标签:

战略

管理

管理制度

管理模式

杂谈

分类: 战略

               公司应设定长远的战略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比如,以下就是其中的三个角度:

1、利益战略:国家利益导向,企业全员利益导向,企业领导利益导向。三种导向都无可厚非,但不同的导向会在企业面临重大抉择的关头,导致截然不同的决策和后果,所以企业一定要慎重选择。

2、产品战略:多产业经营,单一产业多元产品经营,单一产品经营。每一模式都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关键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3、地域战略:国际战略,国内战略,本地区战略。同样,三种战略无高下之分,也不是越大就越好,还是要看是否适合本企业。

 

公司就象自然人一样,不可以没有目标,而且其目标必须比较远大和有意义,否则容易迷失方向或走入歧途。此外,制定总体目标的意义还在于,当公司处于错综复杂、不易决断的关头时,以这个最高目标作为评判的标准,往往能使原本扑朔迷离的问题变得豁然开朗。

 

案例1:设定目标的重要性。(摘自读者文摘——“从设定目标开始”)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里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了出发的地方。于是,肯从比塞尔村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肯-莱文很纳闷,最后他只好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十天过去了,他们大约走了800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沙漠的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确实不太可能走出沙漠。

肯-莱文离开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阿古特尔,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他成了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镇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案例2:组织三组人,让他们沿着公路步行,分别向10公里外的三个村子行进。

甲组不知道要去村子的名称,也不知道有多远,只是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可以了。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了,走到一半时,有些人几乎愤怒了,越往后情况越糟,最后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乙组知道去那个村庄,也知道有多远,但是路边没有里程碑,人们只能凭经验估计大约需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个组走到一半时才有人叫苦,大多数人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了,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刚刚走了一半儿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3/4路程时,大家情绪低落,疲惫不堪,而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脚步。

丙组最幸运,大家不仅知道所去的是哪个村子、它有多远,而且路边每公里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一边走一边留心看里程碑,没看到一个里程碑,大家便有一阵小小的快乐,整个小组的情绪一直很高涨。走了7、8公里后,大家确实都有些累了,但他们不仅不叫苦,反而开始大声唱歌、说笑,以消除疲劳。最后的两三公里,他们越走起情绪越高,速度反而加快了。因为他们知道,那个村子就在眼前了。

试验说明,当人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速度以及与目标的距离时,人的行动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案例3: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性涉水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她的名字是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在这之前,她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海水冻得她发麻,时间一个钟头一钟头地过去,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15个钟头之后,她又累又冷,她感觉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把她拉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已经离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她摇摇头说:“我没有能力游到对岸了。”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海岸只有半英里!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原因就是在浓雾之中她看不到目标。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横渡了这个海峡,成绩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300条鲸鱼,为了追逐沙丁鱼,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里,最后死亡,“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能量。”

一个人最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的越快。

必须要有目标,而且目标还要正确和高远。

 

案例4:王永庆认为,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为企业发展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企业如同宗教,是一种除贫造富度众生的事业。王永庆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同时他又声明:“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他甚至把企业当作宗教事业来经营。赚钱赢利与贡献社会的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关键是要树立起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信念,并把它付诸行动。

 

案例5: 韦维尔元帅在《军人和军人生活》一书中谈及克伦威尔的铁骑兵时说:“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斗,并且理解他们所热爱的事业。”

王永庆认为企业的领导也是这样,领导要让下属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要把目标和意图明明确确地传达给下属门。

一个不把目标传达给下属的管理者,他对下属的影响就会失去效力,其结果将导致他不能协调必要的下属活动。所以说:确立目标是协调的基础。

 

案例6:王永庆的“玻璃式”经营法,就是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让干部和员工了解企业的目标和目前的状况,建立互相的了解、信任,可以加强责任感、提高工作热情,达成既定目标。王永庆在工厂只有5、6个人时,就采用这种方法,每月都和会计做公开的结算,把结算的结果向大家公布,这种方法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热情。

 

案例7:把整体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容易操作的小目标。五层的金字塔,最上面的一层是核心,下面每一层是为了实现上一层的较大目标而要达到的较小目标。这五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

1、总体目标

2、长期目标:你计划用10年做到的事情

3、中期目标:你计划在5-10年内做的事情

4、短期目标:1-5年内计划做的事情

5、日常规划:每日、每周、每月的任务

 

案例8:化目标为步骤,变愿望为财富。拿破仑-希尔提出变愿望为财富的六个步骤:

1、在你的心里,必须确定所期望的赚钱数目,仅仅说我需要很多钱是不够的,必须决定钱的数目。

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要以什么来换取你所需要的钱,世界上没有不付代价而能获取的东西。

3、规定一个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把你所期望的钱赚到手。

4、拟定一个实现你的目标的计划,立刻着手进行,不论你是否准备妥当,一定要把这个计划付诸行动。

5、把你想获得金钱的数目列一张简明的清单,附上赚到手的期限,以及为赚到这些钱所需要的条件,把计划中你如何聚集这些钱的过程叙述清楚。

6、每天早、晚两次大声朗读你的计划内容,当你朗诵时,你必须看到、感觉到,并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实现目标。

 

    案例9:IBM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托马斯-沃森在他所著的《一个企业和它的信念》一书中回顾他父亲老沃森创建公司几十年成功的历史时指出:我坚定地认为,第一,任何组织要生存和取得成功,必须有一套健全的信念,作为该企业一切政策和行动的出发点;第二,公司成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严守这一套信念;第三,一个企业在其生命过程中,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的世界,必须准备改变自己的一切,但不能改变自己的信念。在该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为顾客提供世界上任何公司都比不上的最佳的服务,以及对公司职工的尊重。也正是因为该公司始终严守这个信念,所以它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获得了最广大的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