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wx1/large/4f9c934bly1fnrsoritjhj20dw07xaaf.jpg
2018年1月23日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经济日报社主楼东侧配楼多功能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7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和2018年抽检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三司司长李奇剑回答记者提问。
问(中国医药报记者刘云涛)
总局1月8日公布了2018年的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和2017年的食品安全抽检计划相比,2018年在抽检重点和手段上有什么变化呢?这种变化有什么原因吗?
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三司司长李奇剑)
感谢您的提问。感谢媒体朋友对我们抽检工作的关心,也感谢主持人给我这个机会回答问题。
2018年抽检计划跟2017年相比更加突出了四个重点。
一是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突出三个“紧盯”。针对既往抽检发现、相关部门通报反映的问题,紧盯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方便食品等重点品种;紧盯大型批发市场、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领域;紧盯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重点指标。
二是更加聚焦群众关切,突出三个“抓好”。突出“一老一小”,抓好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抽检;突出群众日常生活,抓好量大面广食品抽检;突出节令热销,抓好季节性和传统节日食品的抽检。
三是更加注重检管联动,突出三个“发力”。针对飞行检查、体系检查发现问题企业的产品发力;针对监管触角延伸不畅的网销食品、进口食品发力;针对非法生产、非法添加的食品发力。同时,把抽检发现不合格食品的企业,作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对象。
四是更加注重科学规范,突出三个“创新”。推进抽检方式创新,剥离监督抽检评价功能,扩大评价性抽检试点规模,更好地实现监督性抽检的问题。创新抽检任务分配方式,以保障消费安全为主导,探索按照常住人口数量分配抽检任务,鼓励地方结合监管实际,调整抽检匹配任务;倡导地方运用高新技术与智能化手段创新抽检方式方法。
2018年抽检计划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集思广益的结果。2018年抽检计划制订工作自去年8月启动,广泛征求了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检验机构、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地方监管部门的意见,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书面意见建议1100余条,通过深入分析、吸收采纳各方面意见建议,最终形成计划。可以说,这个计划是群策群力、共治共管的成果。
二是监管理念的要求。监管的目的是发现问题、防控风险、保障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监督抽检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才会强调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发力。
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近年来,在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管如何更紧密、更有效结合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收到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检管结合,联动发力,互为补充,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监管效能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对2018年的抽检计划作了适当的调整。谢谢。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