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会的都是涉农行业的精英,说实话,我在这里真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说什么呢?我就借这个平台和同行们谈谈尚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年来的一些思路和一点点体会吧。
一、以农带商,农商共兴
这是今年7月21日《农民日报》记者采写的一篇新闻中的小标题。对于我为什么由商业转入农业这个问题,不止一个记者采访时问到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我创办三源家电有限公司和中百超市说起。80年代末,中国城市和农村正面临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开放,农村不再是计划经济模式,农民开始有选择种植农作物的自主权,什么值钱我就种什么。因此改革开放的头20多年,农民腰包里确实鼓起来了。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我们只有弄潮争先,才能成就一番新天地。于是,我凭借“腾飞商场”的地理优势和经营之道,获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5年我再次大胆引进武汉中百超市,掐指算来已经有10年了。近几年,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街道还是那个街道,店铺还是那个店铺,为什么整个尺八、三洲的商铺超市生意越来越难做呢?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我找到了答案。近20多年来,附近青壮年农民大多纷纷离家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是年龄偏大的农民,一是他们可以照看孙儿孙女,二来种点水稻让家里人能吃饱饭;三是没有技术文化或胆小的农民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自留地,免得在外担心受累怄气;那些外出打工农民的土地却以低价流转给自家亲戚和朋友,因此,农民的水稻种植始终也没有什么规模,也谈不上什么效益。牛耕犁耙的传统种植方式,能让土地长出“金子”吗?商业和农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民兜里没有钱,他们能来你店里买东西吗?所以现在商人在抱怨生意难做,农民在抱怨土地低效。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生产方式陈旧、劳动价值低廉以及基础设施不足造成了农不富、商不活的状况。这是我献身农业的第一个想法。

(尚禾农业公司的粮食烘干储备)

其次,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0
几亿人要吃饭,所以农业的发展在未来的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2012年底,我在考察福娃集团三丰农业合作社后,决定联手8个股东投资农业,成立一家大型合作社和农业发展公司,主营工厂化育秧。
2013年——
推广土地流转、增收无险、机械插秧、提高产量;
2014年——今年种田成本低,水稻全程“六统一”;
2015年——“1+10+100战略模式”。
尚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搞得风生水起,并且给附近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从工厂化育秧起步到实现机插秧,再到延伸水稻全产业链,蔬菜全产业链,成立了10个合作联社。三年来,公司秉承“尚勤实干,禾兴业壮”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监利县原县委书董新发在考察尚禾农业公司后评价我们是帮农民把粮食生产由“包袱”真正变为“财富”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献身农业的动机和意义。

(大棚蔬菜框架)

(尚禾大棚蔬菜)

(沃土流金 尚禾飘香)
二、怎样引导农民土地入股经营和土地流转
要说尚禾农业有多少多少经验,我不赞成。我国的农业其本身就存在很多风险,我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尽管这样,中国农业部和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来到到我们公司调研,除了给予我们一种肯定和指导外,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同时,我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农业的希望。
三年来,尚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周边群众意愿,已经摸索出了与农民合作经营土地的三种模式:
一是开展成片打包服务,二是开展土地入股经营,三是实行土地流转。
我这里只讲尚禾农业公司是怎样引导农民土地入股经营和土地流转的。
1、首先说说目前农村土地的现状。尺八镇是监南的传统农业大镇,拥有8万人口,10万亩耕地,但土地机械化、集约化连边都谈不上,产出效益也极低。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后,把土地以很低的价格流转给在家里的亲戚朋友。因此,公司要实施水稻全产业链,必须把小块田集约成大田,才能形成高效农业,可是这样做一定会损害这些农民眼前的利益。公司要发展,你必须先让这些农民看到方向,看到土地集约化之后带给他们比自己种地还要多的实惠。农民托管给我们土地后,他们参与田间管理,公司给他们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空闲时,还能到公司做工。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尺八镇林塘村农民林国香,全家3口人3个劳力,承包耕地6亩。以前,全家人经营这6亩地,一年收入不过万元。随着土地流转和育秧工厂的兴起,他们一家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2014年,林国香在尺八砖瓦厂打工开车年收入25000元;妻子在育秧工厂打工每年收入25000元,儿子在广州打工每年收入25000元,加上土地租金收入2100元,政府补贴290元,一年下来,林国香一家纯收入近80000元,人平收入可以达到26000多元。一句话,他们把土地流转、入股给我们后,收入比以前多了,这样实惠划得来的事,农民们何乐而不为呢?
2、土地是否流转入股,关键取决于选择好一个带头人,这个人必须是这个村有威望、有远见、有说服力的人,或者是家族中的一名族长或长辈。让他去说服一些人,带动一些人,比我们亲自去做工作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我们到冯王村去做工作,我们首先通过关系做通了姓彭的族长的工作,这位族长有一定水平,眼光也高远,种田方面是一位好手。我们让他阅读一些资料,他仿佛从中看到了中国农村走集约化道路的美景。于是,他带着满腔热情去做各家各户的工作。俗话说,一花引来万花开,目前,监利尚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育秧工厂,通过现金租赁、农户土地入股、服务托管三种方式流转土地已经达到了1.5万亩。
三、打造粮食全产业链,烘干代储是关键
尚禾农业以育秧工厂起步,不断延伸粮食全产业链,尚禾农业才有生命力。
2014年,尚禾农业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遇到了难题,如何解决水稻的烘干代储成了尚禾公司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从耕整地开始,经过催芽、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再到收获、烘干(或晾晒),最后到整理归仓等,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很关键,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闪失。
虽然监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水稻的晾晒一直是靠传统的阳光照射和自然风力蒸发水分来达到干燥效果,除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外,还要具备足够大的晾晒场地和适宜的天气条件,若条件不具备导致晾晒不及时,都会造成粮食成色品质下降,重者发生霉变腐烂。不仅如此,粮食在晾晒过程中还极容易混进泥土、沙子等杂物,尤其是一些农民习惯于在柏油公路上晒粮,不仅直接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而且还容易吸入汽车尾气,特别是晒热后的沥青挥发出来的致癌物的混入对人体危害极大。每年粮食一收获,农户不得不忍痛低价把粮食贱卖给贩子。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常常让我坐卧不安。恰在此时,尺八镇林塘村林老爹家中储粮鼠耗霉变的状况被新华社记者肖艺九采访到,其报道发到了《新华每日电讯》,很快引起各有关部门的关注,这件事更加坚定我成立“禾富粮食烘干代储专业合作社”的决心。
(尚禾农业的温室育秧)
2015年,尚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建禾富粮食烘干代储专业合作社,总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能储存1000多万公斤的粮食仓库,并购置安装了安徽省合肥金锡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实现了粮食筛选、上粮、下粮、烘干、入库全部自动化流水作业,每组只需一个人看管,每天可烘干加工入库稻谷24万公斤,不仅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还一举突破了大批粮食加工占用场地空间或粮食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到目前为此,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运转正常,已经为公司和附近农民烘干粮食
万公斤。我们可以看到,他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关于发展农业的新思路。我坚信,中国农村近几年必须会走集约化道路和机械化道路,中国现代农业正迎面朝着我们走来,我们正面临这一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我们任重而道远。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这片神奇的土地。
监利县尚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 文
/ 摄影
王厚钧
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