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菰村的经历》创作谈二篇

(2013-02-20 16:40:56)
标签:

创作谈

北京文学

中篇小说选刊

中篇小说月报

去菰村的经历

分类: 散文随笔

《本人中篇小说《去菰村的经历》在《上海文学》2013年1期发表,《中篇小说选刊》2期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期转载。这是为两个刊物写的创作谈。

 

《去菰村的经历》小谈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3年2期)

               陈应松

 

近几年我开始写荆州水乡故事,它与神农架无关。已经有两年上中国小说排行榜和北京文学的排行榜了——它们是《一个人的遭遇》和《无鼠之家》,包括《夜深沉》、《野猫湖》和《送火神》以及这篇《去菰村的经历》,证明这些小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没有叫“荆州系列”,只想按我的想法往下写,我喜欢怎样写就怎样写,反正是湖北楚地的故事吧。别人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我只管力求将小说写好,力求将更多陌生的乡野气息带给大家。我是个不往乡下跑就没有灵感的那类人。就在写这个小文的时候,我正在乡下,写完后还不知道哪儿有宽带发出去。这时候,雾霭正在扩散,旁边的麦苗地醉眼朦胧,冬天有些明亮,虽然寒气从地心爬出来直往人心窝里钻。田野太广大,因此视线总是消失,心事也有些疏淡茫然。远处的湖面上亮晶晶的,但菰蒲萧瑟。

菰村是远的,远到你永远不能到达。不是人为的象征,是生活中的真实。有人正在制造隔离带,就是不能往你想去的地方。但是我的笔可以去,我的意思可以去。事情有些残酷,我的叙述在这篇小说里相当克制,保持着冷静。我看到《上海文学》在介绍这篇小说时使用了“剑拔弩张,寒气逼人”等字眼,不过我的语言有着我的松弛。现实生活也能用很现代的叙述方式来表现,生活本身就是具有象征意味的。

我喜欢编辑称赞这篇小说中的“自觉的知识分子立场”、“狡黠”。想表达的东西都不是正面写的,而且主角(村长)始终没有出场,他的结束是一种残酷的结束。这就是生存政治。一切都逃不脱政治,尤其在中国。

 

                           “菰村”太远

                            ——《去菰村的经历》创作谈

                      (《中篇小说选刊》2013年2期)

                                         陈应松

 

“菰村”太远。太远太远。

纵然太远,也要探寻。

“菰村”当然是有象征的,不然不会取这个名字。为什么不能去?那里出现了什么情况?有关部门为什么害怕我们去?也害怕他们去?为什么要捂,要让人遗忘这样一个地方?为什么他们如此惊慌?为什么一个村里的选举会如此兴师动众如临大敌?

我们的基层政治生活或者说政体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作为一个长期在乡村串行的作家,当然应该也有这个能力表现这些。谈不上责任感和自觉立场什么的,小说写到如今,总得写点新鲜的,能提请我们大家共同思考的东西。因为中国到了一个路口。这个国家慢慢发现有许多是没有理顺的。有时候是失望,有时候是绝望。有时候很气愤,有时候很苦笑。你有什么能力改变这个庞大的现状呢?一支秃笔,没有力量。只有浩叹,觉得真无聊,真无奈,真无耻。作家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在这个政体下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有的却灰头土脸,满腹悱恻。

有人阻止你对真相的探究,就是阻止你在政治生态中的话语权。不让你明白,就是不让你有话可说。这种情形我在乡下采访时会经常遭遇。那些对我们彬彬有礼的人其实避我们如避瘟疫。但也从反面证明我们这些耍笔头的人是有用的,是会让人怕的。明白这一点,就不会退缩,不会弃权,而且应该用各种办法表达你的声音。虽然你对某事无法弄清真相,你可以把这种无法弄清真相的事实端出来。不能到达也是一种到达,不能明白也是一种明白。人们对我们越走越偏离初衷的体制见怪不怪,除了适应,就是保持沉默。应该发声。至少我是不会沉默的。

    即使用很轻松的笔墨,把自己带进去嘲弄埋汰,编辑还是说我写得“剑拔弩张、寒气逼人”。想了想,也算吧。过去一些人总是说我写残酷,写苦难。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这几年,我依然想弄清我们的乡村是怎么回事,我想了解它,但我不是在简单地反映它。好像一写现实你的小说就没有了价值,远离现实胡编乱造才经得住时间的检验。那拉美作家介入现实之深,他们的作品不一样有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可看性吗?中国作家难道做不到吗?难道深刻写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荒诞特别是政治生态的荒诞不是一件很有意义事情吗?不是很有象征性的吗?

发现乡村残酷的现实,我这里写的是政治现实,不是老被人误解的残酷的现实生活。我已多年没写什么苦难了,不要再误解我了,拜托拜托!我的笔想发现我们生活深处可怕的现实存在。我这几年写荆州的小说全是这一个想法。生活太复杂,你如果不知道,我会用我在乡下乱跑的经历告诉你。

我喜欢刀刀见血的写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书房
后一篇:三月(散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