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一 逗逗 十一月 《蝴蝶乐园——种植园之种植》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2012-11-26 10:24:04)
标签:

杂谈

蝴蝶乐园——种植园之种植

 

蝴蝶乐园是我们小一班的种植园地,我们小班的种植地都是和早操中的“好朋友”对应的。我们蝴蝶乐园的黄豆丰收了之后,孩子们和我们就开始寻思着要种点什么。到了秋冬季节,我们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择了种植一些比较常见而且很好管理便于孩子观察的豌豆宝宝和蚕豆宝宝。

 

选种了!种子的来源是家长资源,请孩子和家长从家里带了一些豌豆和蚕豆的种子,这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完成自己的种子选择的任务。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带着自己的种子到了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是把自己的种子当做宝贝一样很好的保管着。来了幼儿园之后我们组织了孩子们辨认豌豆和蚕豆的区别,孩子们很形象的把这两种植物用“圆圆的”、“扁扁的”来辨认。

 

种植了!种植的时候是孩子、老师、家长、保育员奶奶一起完成的,大家每个人都有分工。老师负责开始的分配土地,每个宝宝分得了一小块的地方。接着和孩子一起商量怎么种,最后等到了种图案的方法,种植豌豆宝宝的都是以三角形为图案,种植蚕豆宝宝的时候都是以圆形为图案。这样的种植区别于平时农田里面的一排一排的种植,既是美观也是方便孩子们以后照顾植物宝宝。然后就是家长和保育员奶奶出场了,他们的任务是把田地里面整理平整,然后根据图案的安排给植物宝宝们挖一个个小“家”。孩子们的负责就是给自己的植物宝宝住到自己的“家”里面去。

 

发芽了!“植物宝宝快快长大啊!”每次散步去蝴蝶乐园的时候,孩子们总是这样对植物宝宝说。等啊等,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过去了,星期一中午去蝴蝶乐园的时候,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小种子开始慢慢的冒出小脑袋了,大家争相去看自己的植物宝宝。有植物宝宝冒出来了的孩子就很开心,冒榕的植物宝宝是第一个长出了的,她特别开心。而好朋友黄徐梓妍的植物宝宝还没有出来,心理很是焦急。大家每天都去看望自己的植物宝宝,每天都有新发现。

 

观察了!植物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开始的时候就是只露出小一点点的“脑袋”,孩子们很是开心,调皮的朱羽飞等得不耐烦了就用手“帮助”植物宝宝早点出来,真是太心急了,结果把植物宝宝的“小脑袋”弄断了,他自己也很伤心。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植物宝宝是应该让它自己慢慢的长,不能“帮助”它,植物宝宝不喜欢被人帮助长出来,那样会很疼的,植物宝宝就会不高兴的。孩子们很能接受这样拟人的教育的方法,因为小班的孩子都是很容易进入到情境中的,这符合孩子的年龄以及心理的教育特点。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植物宝宝,知道不能用手去“帮助”植物宝宝了。

 

蝴蝶乐园是孩子们每天都想去的地方,是孩子们又一快乐的园地,我们将在这里面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和孩子一起成长。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这是对于《指南》的说明,《指南》与《纲要》是两个独立、平行的文件,一个是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个是课程指南。两个文件在重要的价值观方面是一致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于我们教师与家长澄清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期望,在教育实践中更全面了解儿童,因而,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纲要》精神。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弗洛伊德认为36岁这个阶段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34岁的孩子中,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表现相当普遍。而在此之前,这些特征就不明显,在此之后,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学界,人们把3岁左右称为一个关键时期。给孩子更好的发展,使我们所有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共同的目标。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积极价值:对儿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形成基本共识;有利于早期教育课程的设计,使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从而改善儿童的学习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内容体系,并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标准相联系,为有效衔接和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有利于规范机构教育活动,从而保证了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关注教育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在学习《指南》中我深刻的意识到,幼儿教育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相对于我们平时的工作来说,我们还是有很多做的不好的、欠缺的地方。但是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们也慢慢的细化自己的工作,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因为我们丁幼人都是遵循着“能追无尽景,始是非凡人”。比如说,我带的小班,年龄段在3~4岁左右,在《指南》中的语言领域第三个目标“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中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看着对方。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礼貌用语。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会利用“晨间谈话”、“区角游戏”、“放学前”等时间,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与别人交谈,同时自己做表率,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文明语言的习惯。孩子的教育也是离不开家长的共同协助,我将《指南》发在家长群共享中,大家一起学习,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详细的标准划分,我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我将更仔细的学习《指南》,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