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校已近一年了,曾经梦想的某些片段得以小小实现,某些害怕的事情还未出现,某些憧憬已然陨落。扪心自问,最想做的事,有能力完成吗?
答案是苦涩的。对翻译的热爱永远是支持我的力量源泉,可是,自己又究竟真正为此付出了多少呢?或者只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作为一个有专业梦想的纯文科生,最大的悲哀在于这辈子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专业”的人了。和自己约定,为了对得起心中的梦想,认真总结翻译问题和心得。
曾在网上长久搜寻资深译员的翻译笔记,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也的确幸运地找到了个别博客,却痛恨自己未能仔细钻研,以致现在在公司表现得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实习生。痛定思痛,现督促自己好好整理工作以来与翻译有关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其实,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能顺便帮助到个别朋友那真是太好了(请在投行工作的朋友微笑路过)。
以下绝大多数内容为原创,引用部分我会注明。
-------------------------------------------我是自责的分割线---------------------------------------------------
第一篇准备整理整理非约束性报价(non-binding bid)的话题。
第一次介绍投资机会,通常卖方财务顾问(financial
advisor)或授权代表(mandate,独家代表sole
mandate)会向投资者发一份teaser(网络词典上貌似没有正确的译法,大概意思就是“投资机会简介”),通常篇幅为4—5页,让投资者对项目取得初步了解。卖方代表会主动上门与投资者沟通,这时初入职场的小盆友便可目睹传说中的投行presentation,的确是专业范儿十足,作为新人旁听那是十分享受的。
此后投资者会收到一份保密协议(日后再详细整理吧),即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或NCND(Non-Circumvent Non-Disclosure Agreement),或C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叫法颇多。签署之后就进入了投标(bid)阶段。投标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phases)。Phase
I为Indicative Bid(指示性投标),目的是让投资者表达非约束性投资兴趣(non-binding expressions
of interest);Phase II就是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阶段了。本篇着重整理Phase
I相关内容。
在Phase
I中,卖方通常会发来一些项目资料(资料库data room有时也在本阶段开启),比如CIM(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Memorandum)即“保密信息备忘录”、第三方独立报告(independent consulting
report)和预测财务模型(financial model或financial
forecast)等等,随附的重要文件就是process letter(投标过程介绍函),函中对投资人Phase
I中需要做的事项作出明确陈述,一般来说重点(highlights)包括:
A. Share subscription price(股份认购价格),包括两部分,partnership
investment(权益投资额)和cost
reimbursement(成本补偿)。在对后者的描述中,通常会出现的句子有”…based on pro-rata share of
estimated total cost of XXX
dollars”,意思是“根据在项目中的投资股比(pro-rata)支付相应的预计成本”。这部分还会遇到包括像underlying
capital
structure(潜在的资本结构)这样的词。提到underlying不如多讲两句,该词在投资领域常见包括三种释义:(1)“潜在的”(组词如上文);(2)“优先的”,如underlying
mortgage就是“优先抵押权”;(3)“基础的”如underlying security即“基础证券”)。
B. Structure(投资结构),包括例如投资形式啦,股权认购的商业法律税务结构等等。相关词语有cost
structure(成本结构)、forward prices(远期价格)、commodities
curves(各类与商品相关的曲线)等等.
C.
Partner(合作伙伴),不同领域不一样,投资者往往会想要引入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例如融资方,工程项目的话承包商、供应商等等。
D. Funding
Resources(融资渠道),关于funding一词在不同context中可以有无数种译法,但基本的意思应该是financial
resources provided to make some project possible,原始意思可以译为“资金”吧。
E. Confirmatory Due
Diligence(确认性尽职调查,此处翻译恐怕不准),向卖方提供尽职调查相关内容。
F. Approvals(各类批准),在双方签署definitive
agreement(最终协议)之前投资者应取得的各类审批、核准等,包括企业内部审批(internal review and
approval)和其他审批(additional approval)。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概念非常基本也很重要,就是“对价”(consideration),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弄清consideration究竟是“对价”还是“考虑、考量”的意思。根据百度百科,“对价”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则,其本意是“为换取另一个人做某事的允诺,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钱的代价”,也许是“购买某种允诺的代价”。简而言之是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在本context若出现“对价”一般指的就是卖方代理向投资者收取的中介费用了。
最后啰嗦一点无关的。今天突然发现自己搞不清各种合并的概念,查了下词典。Consolidation或amalgamation,即“创立合并”,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合并,并将资产转交给合并后的新企业。Merger,即“合并”,或者“横向联合”(horizontal
integration),指两家以上企业合为一体继续经营,例如辉瑞和惠氏合并后,就只有辉瑞,不存在惠氏了。Integration,即“联合”,或“纵向联合”(vertical
integration),指的是企业在客户和供应商层面上的合并?哎,这点不是很确定啊。
在这里推荐一本2003年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的《英汉汉英现代金融投资词典》,我接触的词典不多,这本觉得还比较好用,解释比较详细,但仅词条有翻译。另外,以高盛为代表的各类投行官网上有glossary可以下载,也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