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虾酥惹的祸

标签:
大虾酥犯错误教育育儿 |
分类: 心情随笔、感悟生活 |
优优从小脾气就不好,四五个月时就出现端倪。那时只要是饿了,就必须及时喝上配方奶粉,否则冲调好也不喝了,我们就只能等他哭着睡着以后再喂。记得腹泻时不能喝配方奶粉,我们给他熬了米汤,口味不对小家伙宁可饿着也不吃,最后饿了一天的肚子,到头来只能是我们妥协。好在不是秋季腹泻,闹了一个星期就好了。
随着优优的成长,我发现在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小家伙的脾气就更大了,轻则哭闹,严重时咬人、打人。作为母亲,孩子的合理要求我一定满足,面对他的无理要求,我还是比较清醒的,在讲道理同时尽量不去满足,不能让孩子养成坏习惯。这两天的经历告诉我,孩子犯错误时,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持之以恒,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昨天傍晚,我和婆婆带着孩子出去遛弯,来到了家附近的小卖店。
这间店主要卖俄罗斯食品,还有东北的风味食品。店主是个开朗的东北小姑娘,二十出头,很热情。优优之所以喜欢这里,是因为店里养了好几条金鱼,每次路过他都会主动进来观赏一下,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了。后来,金鱼死掉了,可是小家伙始终记得店里有鱼,遛弯到此必进这家店,还会指着空鱼缸“嗯嗯嗯”,告诉别人这里曾经有鱼。店主很喜欢优优,每次我们来都会招呼我们,哄小家伙玩,给他黄瓜吃,优优就更喜欢这个漂亮阿姨了。那天串门,阿姨从货架的第二层拿了一块大虾酥给优优吃,小家伙也不客气,接过来就要剥。我对孩子说:“优优,咱家有糖,不能要阿姨的!”优优不高兴一撅嘴,阿姨到是不介意,让小家伙拿着吃,优优高兴地品尝起来。她的无心之举,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第二天,我们按照老线路出来遛弯,老远优优就兴奋地往这里跑,进去之后就叫阿姨,溜达了一圈目光停在了那盘大虾酥上,然后毫不犹豫地伸手拿了一块要剥开吃。我赶紧阻止,奶奶也拿出我们自己带的零食——山楂片,想换下他手里的糖,小家伙一边皱眉一边摇头,手里死死攥着那块糖就是不撒手。我去拿,掰不开,又不敢太使劲,弄得我们十分尴尬。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优优把自己的山楂片放到了盘子里,估计那意思是——我和你换!
就在昨天,我们遛弯不可避免的又来到了这里,不出我所料,优优毫不客气,又抓起了一块糖。为了避免他拿糖,我用手护着他的胳膊,见他拿糖,我就商量着告诉他这样不对,然后去拿他手里的糖,一番“斗法”没有成功,当我再次尝试时,小家伙毫不留情地张开了嘴,照着我的手就是一口,然后又哭又闹在地上耍赖,开始撒泼。见此情景,店主赶紧劝阻。我们买了一瓶红茶想替下糖,没有成功,最后还是拿了一块糖走。
在路上,我开始后悔,早知道这样,第一块糖我们就该坚决不让孩子拿,阿姨的好意让优优错误的认为,这里的糖我可以随便拿着吃。到不是我们做家长抠门,不通过买糖解决,关键是这种糖特别甜,根本不适合孩子吃。况且即使我们买了,孩子在家里吃,出来还是会跑到这里拿的。现在孩子小,成人觉得无所谓,可能还会认为这样的行为可爱,将来长大了,恐怕就是可恨了!随便拿别人的东西,那岂不是偷?所以,我想通过说服教育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对,但是,优优小朋友的表现让我们很无奈。
回到家,我再次告诉优优,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拿,不然阿姨不喜欢我们了。小朋友不能耍赖打滚,那样不乖,那样不好。这时小家伙到是不闹了,眨着眼睛似懂非懂的看着我。
有时候优优犯了错误,我给他讲道理,能感受到育的难度。一则来源于家人,她们的态度是:孩子这么小,能明白吗?而且和老人在一起,阻力很大。虽然他们一再强调孩子要教育好,但是能看出他们对孩子过分的爱,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无故发脾气我想教育,爷爷早就把小家伙抱到一边哄去了。二则来源于我自己,总感觉把握不好尺度,不知道怎样说孩子更容易接受。一岁七个月的孩子,大人给他讲道理他是能明白的,就像小家伙能听懂你在批评他,然后撅嘴抗议,你要是夸赞他就会乐呵呵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犯了错误以后。本着这个想法,我始终在扮演“坏人”这个角色,不放过优优的错误。倒不是优优妈妈严苛,而是我不希望孩子从小就一身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