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两小无猜时

(2008-06-26 11:57:57)
标签:

家庭

教育

儿子

好朋友

杂谈

分类: 童真趣事

  最美两小无猜时(儿子和来来)

  上个周末,儿子欣然接受好朋友来来的邀请,晚上住到她家去了,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因为儿子已经住过两回了,新闻在于,这次他竟然不要我陪同了,当我最后一次问他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说,可以自己去住,而且他保证不会在人家哭闹。就这样,儿子坐上来来家的车一路绝尘而去,剩下我和楚哥在那里发呆。

  事实证明,儿子非常棒地兑现了他的诺言,第二天还得到来爸的赞扬。而真正闹心的是我和楚哥,除了曾经有过的三天住幼儿园的经历,这是儿子第一次晚上离开我们在外面过夜,儿子真的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朋友,爸爸妈妈并不是他生活中唯一的了,我们感到一些说不出的失落。以至于我们两个一夜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我就直接杀奔来来家楼下,名为送衣服,实际是想儿子了。

  儿子和来来已经起床,俩人玩得正高兴,儿子很明确地表示,睡得挺好的,没做梦,也没想家,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伤心。

  我再一次感到,和儿子连接的那根无形的脐带正在慢慢消失,这是成长带给我的阵痛,就像当初经历分娩的阵痛,他离开我的身体一样,如今他会逐渐离我越来越远,儿子在以我无法预料的速度长大。

  最美两小无猜时(儿子和然然)

  我知道,如今,朋友已经在儿子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仅次于父母亲人,一个将近7岁的孩子,已经很明确地有了友情的概念,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希望被认同,被接受,希望自己受欢迎,甚至还有异性的青睐。

  小时侯,儿子因为很少接触别人,所以性格内向害羞,总是喜欢自己玩,我一直怕他会自闭,但是随着他在幼儿园的一天天适应,随着他和小朋友的快乐相处,尤其是最近半年多参加我们的疯狂大聚会,儿子在群体中越来越如鱼得水,和小朋友们建立了亲密的友情。

  最美两小无猜时(儿子和老曹)

  孩子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美好,真的可以说是“两小无猜”。

  来来目前是儿子最喜欢的女孩,他们的感情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最初,儿子狂喜欢新插班的来来,想方设法接近,演出过拿着一盒巧克力追着来来满操场送的喜剧,看得一众大人乐不可支;还有一次,大家相约到水世界玩,来来迟到,儿子把“来来什么时候来?”这句话像录音机一样问了三十遍,把所有人都问烦了,等到见了来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儿子如此不善表达,终于错失了接近来来的良机,他大概也觉得此事无望,转头和一个总围着他转的女孩好了。

  本来以为此事就这样告一段落,不想后来和来来家常在一起玩,来来对儿子又有了新的发现,终于变成了喜欢,经常把儿子一把抱起来走好远,儿子这时却有点三心二意了,一会喜欢这个,一会喜欢那个,来来却是坚定不移地永远把儿子排在好朋友的第一位,而且对他无限好,儿子终于被打动了,不再朝三暮四,来来在他心中终于成功上升到女孩第一位,并且不再动摇。

  在旁边偷偷观察着儿子的曲折心路,又好笑又感动,孩子之间表达感情是那么纯真,那么直接。有一段时间,儿子每天晚上都忙半天,准备一盒礼物,说是第二天送给来来的,有吃的,有玩的,总之都是他的宝贝,平时舍不得让别人碰的,送来来毫不心疼。等到他和来来已经建立亲密感情之后,儿子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竟然到来来家把他曾经送来来的礼物都收拾起来拿回家了,而且拒绝说出原因,大概是觉得这些礼物已经发挥了它们的作用,帮他赢得了来来的芳心,可以收回了,简直是男人的实用主义啊,幸好来来宽容大度,没有在意。

  我没料到,儿子在他们班的女孩子中还是挺受欢迎的,儿子曾经一口气说出和他最好的的女孩名字,总有六七个,除了来来占据第一喜欢女孩地位,还有然然,老曹,甚至不是他们班的乐宁,都会经常冲上来抱着儿子狂亲一口,每当这时,儿子的表情就是又羞涩、又得意、又受用,小小年纪就很有成就感。

  最美两小无猜时(儿子和铁哥们儿)

  但是,后来我发现,儿子最重视的友情其实并不是和这些可爱的女孩,他始终最喜欢的是他的铁哥们,他们班那个高高的阳光灿烂的小帅哥,历经三四年,无论他们是不是坐一个桌,无论是不是常在一起玩,他们的之间的那种“铁”从未改变,我都简直被感动了,他们的友情是一人挨打另一个就会义无返顾地冲上去的那种,一个人哭另一个人立刻就会跑过去百般安慰的那种,曾经问儿子喜欢他什么,儿子说:“他笑的样子特别好看!”

  这些朋友,这些友情,这些美好的感觉,正在使儿子的世界一点点变得更大、更好、更美丽。我知道,这些将在他的生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将使他建立对人的信任,与人的亲密,而这些是幸福的源泉。

  我必须接受,让更多的人分享儿子的爱,因为这样,爱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乡居梦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