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临终的眼”解读东山魁夷的风景画

标签:
日本文化东山魁夷 |
分类: 日本文化 |
知道东山魁夷(1908-1999)的中国人很多,他的散文入选中国的语文课本。但要解释这位日本风景画第一人的作品,恐怕千条万绪都离不开“临终的眼”。
这个视角最初由芥川龙之介提出:“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接着是川端康成大力提倡:“一切艺术的奥秘就在这只‘临终的眼'”。而且,东山魁夷也说:“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我从死亡一侧望见了风景,它打开了我的眼界”。
对于这一路日本文学艺术家,人在“临终”状态,不止其言也善,而且其眼里映现出的风景也真也美。这种状态会叫人对生死觉悟,心灵净化至对真善美异常敏感,捕捉到刹那即永恒的境界。
用文字描述这种状况,可以读川端康成的诺奖演讲《我在美丽的日本》;如果是风景,最好看东山魁夷的画作。
《残照》
《树灵》
《白桦》
后一篇:日本战国三杰的辞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