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交易老手的终极感悟

(2014-11-29 15:45:03)
标签:

杂谈

一.关于交易心理

人的开悟需要缜密思考需要严格约束,需要内心的强大,需要犯错的成本,也需要饱经沧桑。年轻是要付出代价的,好在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可以用时间换空间,用学费换经验,但学费高昂,交不起学费的优等生比比皆是,所以要珍惜每一次交易机会,这是自身增加修为和提升境界的基石。

信心和耐心是成功交易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但如果初始开仓过重,一两个失误就会出现巨大的损失会严重打击交易者的信心。急于挽回损失又使交易者失去耐心的胡乱交易,最终被淘汰出局。

别总想一出手就赚大钱,交易者必须允许自己犯错误,必须给自己留下改正的机会和时间。90%的时间应该是轻仓参与市场旨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来提高自己判断行情分析趋势的能力。不断的进行小单量的练习,在真实的赢亏里磨练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的技术感知市场的脉搏,只有这样才会不断的进步。

心理学的各项实验表明,盈利时大众会变成风险厌恶型而亏损时会变成风险偏好型表现在走势上就是上涨放量盈利的投资者不断换手而下跌缩量被套的投资者极少认输。这样市场为了驱逐投资大众会在牛市表现出慢涨急跌在熊市表现出慢跌急涨。

交易做到最后除了坚信自己的理念之外就是反复的操作自己熟悉的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账户上的增值也许都不能让自己感兴趣而是一种简单的满足感满足自己的判断满足自己在经历几般周折后,终于走到合适自己的道路,在这一路上不需结伴只需一往无前。

市场上的超级大赢家往往看来都像是愚钝之人,他们用最傻的坚持换来了最牛的成功,这就是专注的力量。刚入行者往往浮躁但随着年龄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自身修为的提高,浮躁的心态是能够戒除的否则市场会请你到别处发财的。

暴利我所欲也,但暴利的情人是暴亏,所以要节欲。不求暴利只要拥有光滑向上的资金曲线就能高频率地享受复利。做交易绝对利润当然是最终目标但过程也很重要资金曲线波幅太大说明资金在未来将承受很大的风险况且也不容易登上复利快车。

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终究会奖赏有耐心的人。市场会把钱从乱做的人手中抢过来送到善于空仓等待和持仓等待的人手中。

二.关于交易方法

交易真正有用的是规则而规则是在自己的操作经验上建立起来的赢钱习惯。在无数次赢钱和输钱的操作中总结出来的避开错误的动作保留正确的动作的操作哲学。

按照博弈论的说法,交易是一种现实博弈而现实博弈的特点是只要比别人少犯错误同时犯错误时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可控,久而久之,你就是成功者。

从因果的角度来说交易过程中的每一笔盈利和亏损都是有原因的,哪怕盈利或亏损的原因是看错了乱做了运气了,那也是原因。做交易一个阶段后的盈利或亏损也都是有原因的,对于盈利的结果要知道其原因并强化它;对于亏损的结果则要究其原因并想办法解决它减缓它隔离它或向它巧妙妥协。

交易者经常按捺不住好奇和兴奋易冲动而盲目动手,特别是资金不多的新手,轻易别动,动得多错得越多。要像鳄鱼一样轻易不出手而一旦出击就要有收获。鳄鱼能捕捉到猎物与它之前的潜伏密切相关,所以交易者动手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尽量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无谓损失。

交易的一个特点就是一旦你介入仓位你之前所有的分析判断都对走势不起到一点作用。走势是市场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决定什么时候离开。当然你如果是那种有百亿规模的具有引导市场力量的超级大资金另当别论。对于技术我更看重的是资金管理和趋势形态。

真切地懂得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就不会对亏损有恐惧,可控的亏损要勇敢面对,只有当损失超出了预设的额度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压力。把亏损一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交易能力的象征,久而久之交易者自信心就被强化了,具有自律精神坚持主动控制风险的人市场终究会给你千百倍回报的。

认真执行你自己的交易系统你就有了操作上的一致性,这是应对市场无序变化的一个基本准则。有了这个准则你就可以每逢大事有静气就可以进退有据,长期坚守你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蜕变成优秀的交易者。

少数在市场上长期盈利的交易者中高手和专业人士居多。而发人深思的问题是,期货股市都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现象即普通交易者对行情的研判正确率不比高手和专业人士差这也就形成了交易的悖论。这说明功夫在诗外。决定交易盈亏的不一定是技术分析,至少核心的决定因素不是技术分析。

全仓交易等于是背水一战即便是顺势也等于逆势,因为他们是经受不起最细微最微弱的动荡,乃至在任何时间单元的行情起伏波折一点风吹草动对他们就面临是灭顶之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