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的供需关系是一个纯大众消费品了,供需结构以及消费主体都是比较平稳和确定的,动荡性因素基本上都不存在,当然时间还没有走到那一天,具体的分析不免会陷入精确的错误,所以我也就谈到这里。
贵州茅台的每股利润增加的接近3倍多,而股价却比四年前降低了近20元,在业绩增长三倍的过程中,主要是使估值水平从30多倍降至了10倍,这组数据非常耐人思考,业绩增长价格下跌,市盈率下跌,很多介绍投资的书,包括投资大师的思想尤其重视这种情况,我想在这幅图表上非常清晰地看到一个事实,贵州茅台的股价对过去四年基本面业绩三倍以上的增长没有任何反应,说到这我必须做个自我检讨,如果一个公司不断成长,而它的股价却不断下跌,这个时候投资人应该感到高兴,不应该把这种现象视为不正常,很显然我尚未达到这种境界。
四年多的业绩成长完全没有在股价中体现,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市场对腐败需求的担心,一方面,对茅台有多少营业额来自于腐败需求不很清楚,另一方面,强烈的担心反腐败会使得腐败需求消失,从而茅台陷入未来需求不确定的局面。于是在这种对不健康的三公需求的担心作用下,使得过去四年多三倍的业绩增长没有任何的价格反应,如果这个问题是茅台价格不反应业绩增长的原因,我们就需要问现在这个问题处于什么状态?我不准备在唠叨了,目前三公需求在茅台的报表和实际销售中没有了!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真的很难令人理解!
我们看到这样一组国内著名的白酒行业分析师给茅台的合理估值,几年来著名分析师持续地给茅台估值,价格越低,估值水平越低,看到这组估值的时候,我不由的想起了小时候玩的猴皮筋,这个估值可以称之为猴皮筋估值法,它是随着价格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只要价格低的估值水平就压低,反之估值水平拉高。
我借机谈一下估值中枢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这个公司最深刻的基础性经济特征和经营特点决定的,这种基础性的经营特点
是长期极难发生根本改变的,只要基础要素不变,其估值中枢本身不变,变化的是业绩,现在看来茅台最基础的要素变化了吗?这一轮的调整和衰退本质上发生了什么问题?是发生了需求结构和需求主体的变化,在生产工艺特征,在市场竞争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是良好的变化,因为高端白酒已经完全成了贵州茅台一家独舞了,所有的原来竞争者几乎全部退出千远价格带,这些竞争结构的变化对茅台是有利因素,真正的变化就是需求特征,是需求主体和需求规模的变化,而需求主体的变化目前已经完成了接力和转换,需求规模的变化也能够明显地量化出来,总量的衰退主要集中在年份酒上,普通茅台只要价格下到1000元左右,老百姓是能完全消化的。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可以看到深层的基础结构和经济要素整体无变化,需求规模适当减弱的不利和竞争结构寡头化增强的有利可以抵消,由此贵州茅台这一波的调整中其估值中枢与过往估值中枢整体上是无变化的,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一方面资本市场的走势让茅台的估值水平下跌了60%,另一方面投资界给的估值也同步按照猴皮筋估值法压低了60%,这是不正确的。
茅台公司90%的主营业务来自于茅台酒,而茅台酒又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大众的普茅市场,一部分是超高端的年份酒市场,普茅的需求目前来看一千元出头已经是大众消费品了,我说的大众消费品不是说大众天天喝,而是说做为礼品,做为请客宴席上逢年过节喝一次,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老百姓能奢侈的起,能享受的起,于是普通茅台的需求主要是与大众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关联的,如果经济形势好转,大众的消费能力能提升,而茅台的产量到今天来看每年可以增加的量也就是不到20%,因此如果经济好转,民间消费能力提升之后需求增加就会导致供应紧张,于是价格就会上涨,普茅台这一块经济好转后可以适当提价。
第二类是年份酒,年份酒是不面向大众,它是一种特殊的较小范围内的高端消费,更加依赖宏观经济,如果宏观经济长期低迷,那么年份酒一定是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如果经济好转年份酒的需求将会增加,年份酒的利润率相当高,因此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年份酒可以放量,茅台业绩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周期性高涨。
我们看到茅台的业绩增长本身是有周期性的,当然此种周期不是纯周期性公司衰退时会负增长或亏损,图表告诉我们过去的十多年茅台从没有负增长过,除了2013年二季度外它的最低成长速度接近10%,最高成长速度超过50%,这幅业绩成长率的图告诉我们,茅台不是一个普通的消费类公司,它是有周期性的,茅台不是日用消费品,它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性需求,这种需求与经济周期有内在关联,从而导致茅台是有周期性的,而且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比较大,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
从2013年开始的三到五年内应该是从宏观经济的相对低点,向着宏观经济上升演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出现,就是茅台加速成长的过程,我们回到前面的图表可以看到,每隔三、五年茅台就会出现一个极速成长的周期,这是与经济周期紧密关联的,目前即是宏观经济的低点,也是茅台限三公的低点,而时间推移在相当的可能下会出现新的经济周期,这意味着整个未来三到五年茅台会逐步从2013年逐渐走出来然后伴随着可能的经济增长而再次进入一个超高速成长,这里不能排除董宝珍过分乐观的成分,但这个可能相当大,未来看没有经营上进一步会严重受到影响的问题,本身资产完全回归了大众消费,那么在这种情况它的估值水平应该是参照中国大众消费水平来比较,目前几个大众消费类公司市盈率都在25-30倍之间。
实际上茅台与大部分大众消费品公司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它有周期性,它和宏观经济关联度较大,但反过来茅台有其它大部分消费品公司没有的特点,轻资产高利润率,这个优势几乎所有消费品公司都没有,两相比较,不利的周期性加上有利的高利润率,轻资产,实际上茅台和普通的大众消费类公司有相同的估值在正常不过了,还有一点是说茅台固有的周期性做为估值时的不利,但在现有的时间窗上是有利的,因为它出现了戴维斯单杀,当业绩和估值水平同时下跌的时是双杀,现在茅台业绩没有衰退过,可估值却狂跌60%-70%,所以这就是戴维斯单杀,当它杀到底部的时候随着形势的好转将迎来一个戴维斯双击,估值和业绩将会双推动,当然有可能这个周期会很长,不会很快发生,但是未来下一步的态势只能是这样的,茅台的基本面将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迎来另一个高成长期
,目前它处在中间,处于衰退期,而 这个衰退已经达到了极限,这就是我对这个公司的分析。
目前茅台的戴维斯单杀已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将是一个戴维斯1.5击。所谓1.5击是指市盈率恢复同业绩缓慢增长的结合,我不认为2014年会有高速的增长,也不认为会衰退,增长速度将处于偏低的水平,从而业绩的推升作用降为0.5,在这一阶段,估值水平的回归是主要力量,之后随着宏观经济在某个时间兴起,茅台将会迎来新一轮经营高潮,从而使得1.5变成双击,这个大的框架我觉得具有相当确定性,但在时间的细化上,可能存在着一些过程性不确定,当然我也对此有一些细致的思考,这个问题我也不再公开的大范围讨论了。作为局部小范围讨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