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事儿16个月ddd亲子课倔杂谈 |
分类: 董事儿·小鸟 |
[董事儿1岁4个月18天]
今天一一小同协(比董事儿小一个礼拜的弟弟)的最后一堂亲子课,
也是董事儿同协有生以来第一次当学生 --- 随一一去体验了一下,妈妈第一次“有幸”当陪读。
早上10点钟出发,课是11点的。确实挺远的,足以见一一妈妈研究过,形形色色的亲子班也没那么好选。
董事儿睡觉经常在11点附近,很怕他熬不住。结果小家伙上车不吵不闹得很快安稳睡着了 --- 在自家车上的时候从来没有如此太平的可以入睡的。
再看一一,宛如看见自家车上的董事儿,一刻不消停,真活泼。
到了教室门口,妈妈脱鞋,董事儿乖乖的先让老师抱进教室里去了,没撇嘴没哭。和一一妈妈对视,俩人都小惊,娃今天怎么大方起来了?我分析,可能是全场连老师带学生和陪读们一共只有十来个人,最起码有三四个董事儿都是见过的。--- 一一,一一妈妈,一一奶奶,还有我。
要么就是还没来得及哭,妈妈已经跟上来了。
很快进入上课,搞笑的画面来了,小朋友和各家陪读都端坐一排排,只有一个身影来回跑,比领导视察还忙,全场各个角落,妈妈到处逮兔子。--- 逮兔子的人就是一一妈妈。
董事儿呢,全场哪也不敢抬脚,眼睛四处打量。不过要是这样就误认为这个人更像学生,那就错到天上去了。老师让小朋友自己上前拿玩具,小家伙们一窝蜂的晃悠悠跑上去。董事儿在鼓励下也自己上前去了,很好,第一次上课么,算不错。只是到了跟前,不敢动了,老师见状帮忙从筐里拿了两个到他脚边,娃噌一下捡起来就往回跑。
接下来的事没想到,董事儿以为今天是去“抢”玩具去了,老师发下来的玩具哭着喊着全都坚决不让还回去。--- 传说中小心翼翼的一个娃连犯法的事儿都敢干。
特别是到最后,小家伙竟然较真起来了,下课后抱着积木嚎啕大哭,指着门满脸泪的哭叫着喊,“家、家”。较真没关系,关键是明明自己错了还这样歇斯底里的“较假”。
一一妈妈扔下一一来帮忙,两个人也完全不是他的对手,硬生生哭了半个多小时,把老师都哭走了。哭到最后依然没哄住,强行带上车。
上了车,天晴了,累的躺在妈妈身上吃饼干喝水,那么半个小时一通闹,不渴不累是假的;
一一呢,一直都觉得这哭闹戏没什么看头,跑来跑去自己玩个够,上车也玩累了,倒头好睡。
至于一一妈妈和奶奶,领教过后再也不觉得这个“好脾气”的娃容易伺候了,魔鬼都分容易看到的和难得一见的,难得一见的疯起来更可怕。
晚上和董事儿并排躺下,明知没结果,还是问他,
“早上上课为什么那样大闹,玩具不是自己的不可以带回家,你是知道的,对不对?”
他扑闪扑闪眼睛看看我,爬走了。
其实,大概能猜出一些答案,他可能糊涂为什么沙锤发下来还没怎么玩就被老师“强行”从手里拿走了(老师让小朋友们主动交上去,大家都交了,他不肯交,管收发玩具的老师只好亲自过来拿。)积木也一样,刚到手又要被拿走。但如果之前的这些都还有逻辑可言的话,之后发生的就全属“太倔了+幼儿初期 = 不可理喻”的耍赖了。我相信他一定听得懂玩具不是自己的不应该带走的道理,只不过那时坏情绪已经被放大了,而孩子的坏情绪一旦被放大就极其可怕。
一一妈妈问我,没想到董事儿的脾气竟然这么倔啊,我和ddd,像谁?
想了想,谁都不像,俩人都挺倔的,但都不至于这样。
回来姥姥打电话随口提起,姥姥给讲了一段:
妈妈5岁的时候,有次亲眼目睹两位小朋友推攘打架,结果作为唯一的目击证人被老师和两边的家长逐个轮流问话。不管怎么问,只有一句话,“不知道”,多的一个字都没有。大家虽然都知道妈妈应该知道,但却被这种冷冰冰的回答弄得完全没有办法。后来,某一方的哥哥就好几次叫上同学在妈妈回家的路上截着,可面对那场面,姥姥说,竟然还是那三个字,怎么威胁都没用。
后来姥姥问妈妈,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呢?
妈妈的回答姥姥没料到,我都看见了,我都知道,可是不想说。
姥姥问为什么不想说,妈妈又是只有一句话,“不知道”。
所以,这个“不知道”就成了迷,因为铁打的当事人现在压根不记得这件事情了,当时又没留下一点线索。
不过大概可以知道的是,董事儿的“倔”可能是从哪里来的了。
很早之前的片片,很好玩,拍的时候ddd在一旁叫唤,“挡住车牌~~”
娃遮的不错,除了K全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