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事儿14个月奶粉教育环境杂谈 |
分类: 董事儿·小鸟 |
[董事儿1岁2个月9天]
上周末换了雅培,董事儿对奶粉紧闭的小嘴巴终于被撬开了,一条缝。在妈妈对这个基本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一条缝带来的惊喜不小。神农尝百草,他终于尝到自己要的了。
接受雅培之后再试着给澳优,状态和之前一样,依然不到万不得已不喝一口。(万不得已也是姥姥万不得已时才想出来的办法,把他嘴巴塞的满满的,没奶帮忙下不去。喝一口,只一口,为解决问题。)
几乎可以肯定,他不再那么抗拒,看来变的不是他,还是奶粉。
说让孩子一种食物,应该尝试17次,更像是教大人的耐力。对于让董事儿接受奶粉的问题,在很多次无功而返之后,开始想当然的认为他抵制的是一切奶粉,其实一切还很大。陆陆续续试过很多牌子,被董事儿毫无商量的打击之后,尝试的心就变淡了。
但说是董事儿的不接受变淡着自己的心,其实很不全。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吃进嘴里的东西接二连三出现麻烦,这个社会的某些人变得那么让人不能信任。既然吃不吃同样无奈,索性放手让他自己去选,让吃不吃变得一样应该,顺其自然。
至于雅培,对于我,是无心之柳。姥姥出去遛弯听别家奶奶说孩子不吃澳优但吃这个,姥姥回来就又动了心,天天催着买。没有姥姥的动心和有心,这颗无心之柳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能喝下去的还不太多,不太愿喝的时候还得靠小饼干之类的稍微帮帮忙,100ml的奶拖拖拉拉也得喝个半小时,但相比之前状况真的已经好了很多。晚上睡前还是喝酸奶,牛奶依旧不肯碰的。真心喜欢喝的东西虽然养成习惯没几天,但要变也有难度了。不好变就先不变了,睡前喝酸奶也不是坏习惯。
有心也好无心也罢,有了孩子他就成了心。
想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智慧和勇气,国外的环境更适合孩子吗?
很值得用心看的一篇文,特别是最后几句。
不羡慕小艾在巴黎,也不羡慕小王子成长在更适宜的环境里,要羡慕的是带着他们成长的人。
哪里的环境更好,也许毋庸置疑。但我却更相信,比起人的作用环境也会显得微不足道的,至少可以弥补。
名门望族的孩子未必都游手好闲,家境贫苦的宝贝也不见得一辈子锁定在那里。国内包袱不轻的小孩子并非都苦在心里,国外的孩子也未必都如小艾般快乐的像生活在故事里。
那么差别又在哪里?
成长的环境千差万别,大环境小环境;成长的经历千变万化,上天帮忙有多有少;自然努力也会各有不同。这是必须要从心底认可并接受的事,不然累到的是自己。
心平气和些,认真些努力点,快乐就不会远,幸福就在心里。
至于大环境,能改变的人少之又少,那么如果从心底去否定它,而不积极些去融入,无异于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更何况也并非那么一无是处。
如果真的有点错,再套用因的话,
“一只绵羊掉下水可怕,千万只绵羊掉下水就把河也填平了。”
周围的人都在水里,自己站在岸上可能才会更落寞的,有时候错了反而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对的只有自己。
更何况这样的对错本来就没有标准,
好好进去游一下也许并不是那么辛苦的事。
至于你这个普通人家的孩子,生活没有锦衣玉缎却够衣食无忧。不肥不贫适宜生长的土壤,需要给的都会给你。至于锦上添花的东西,长大后如果感兴趣就自己去争取,如果觉得像爸爸妈妈这样不饿不冷就已经快乐,那就平淡些幸福下去...
生活你不觉得它难,再难也都不难了。
- 飞口水的小子
- 扫货中
家附近的超市,挺大的一家,因为媒体村的业主大都没有入住,所以超市周围的空楼一大片,来这里采购的人相比其他的算得上人烟稀少。所以,董事儿可以在里面放心的跑,我们也舍近求远的把采购场所转移到这里...